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育人是最大的学问”

彭少兵教授团队育人启示录

核心提示: 作为一位国际知名的水稻科学家,彭少兵一辈子都在和禾秧打交道。在他心中,育人却是最大的学问。

IMG_2787

IMG_2771_副本_副本

走进作物生理与栽培团队,彭少兵教授和同学们之间的故事俯拾皆是。

彭少兵一辈子都在和禾秧打交道。作为一位国际知名的水稻科学家,在他心中,育人却是最大的学问。

点滴雨露润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第一次见彭少兵的情景让袁珅印象很深。时值大二的他,想请彭少兵教授做本科生科研实习项目的指导老师。彭少兵欣然应允,并在约定时间提前守在楼下迎侯他们,“怕孩子们没有门禁卡,会在楼下等”。

宁愿自己等,不让孩子们等。一件小事,恰好映衬出师德巍巍。

博士生黄礼英回忆,她赴国外参加学术会议前,彭少兵担心她长途飞行身体不适,特意给她取药备着。个别同学久坐阅读文献导致血压偏高,彭少兵买来血压计,挨个给同学们量血压。女孩子们爱美怕晒黑,彭少兵在田间试验前给同学们每人发一套防晒服。为方便本科生学习,他千方百计腾出一间工作室,买来桌椅、柜子,安上空调,让每个在实验室学习的本科生都有一个自习的地方。

点滴细事,润物无声,涵育了同学们的思想品格和学术品性。黄礼英说,“在‘有爱'的成长环境下,我们会不自觉地眼界更开阔、追求更高远。”

精耕细作育好秧

如何才能让“人才秧苗”长得好?彭少兵倡导:精耕,让每一名同学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细作,让每一名同学变得更优秀。

彭少兵鼓励学生多阅读、朗诵英文文献,打牢知识基础和英文基础。七年多来,只要不出差他的实验室每周日晚上的文献阅读会从未间断。为了督促全体同学真读书、读真书,彭少兵还有个小办法,“文献分享发言代表在会前临时抽签决定”,这就决定了每名同学都得精心准备。

除了重视厚植基础、培养思维,彭少兵还认为,人才培养是师生的共同探索、教学相长之旅。

团队培养出的博士熊栋梁,2013年下半年在参与课题组一个课题申请时,偶然间产生了开展白天和夜间高温影响水稻生长和产量荟萃分析的想法。彭少兵老师和黄见良老师支持他快速地把想法付诸实践,并完成了英文论文撰写。谁曾想到,投稿过程极其艰难,熊栋梁先后尝试了不下6种SCI期刊,均被拒稿。

“我在西班牙留学时彭老师不下十次打国际长途电话给我,两个人一起分析不足,讨论策略,最后下决心重新分析数据,并在荟萃分析的基础上引入Dose-response方法”,熊栋梁说,师生共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让研究柳暗花明。熊栋梁近三年在作物生理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其中在New Phytologist,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等知名期刊杂志发表论文6篇。

在彭少兵和黄见良教授的大力支持下,熊栋梁在博士学习阶段和博士后工作阶段,已经先后在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光合生理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

经过几年的学习培养,熊栋梁已经成为了活跃在植物生理领域国际前沿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同本领域世界上权威科学家保持着密切交流。2017年盛夏,在彭少兵教授和中科院植物所朱新广研究员的支持下,熊栋梁负责组织了作物光合生理生态国际研讨会。研讨会邀请到了包括光合作用研究鼻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Graham Farquhar院士和Susanne von Caemmerer院士在内的十一位外国专家,这些专家的到来为国内光合生理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一次与国际一流科学家接触和学习的机会。

大田锻炼出壮秧

温室里长不出壮苗,大田里才更有可能培育优良性状。

“一个研究生在实验室熟门熟路了,往往意味着供他成长的养分汲取得差不多了,必须给他提供新的养分源”,彭少兵喜欢把学生“往外推”,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国内外研究合作,来提升科研水平。

袁珅,是彭少兵的得意弟子之一。2015年,袁珅被推荐到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交流学习。2017年秋天,袁珅又被彭少兵推荐至自己当年在美国求学的导师K.G.Cassman博士那里继续深造。通过这种联合培养模式,袁珅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得到了大大的延伸,已经从大田尺度的栽培研究扩大到了区域性和全球性作物生产理论研究。

2014年开始研究生学习的袁珅已经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2017年,袁珅在知名杂志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了国际著名作物生理学家R.A. Fischer博士的关注,在Fischer博士的一篇专题综述文章中,用了将近1/4页的篇幅介绍袁珅的研究成果。

除了引导学生往“大海”里闯,彭少兵还要求学生到“大田”里摸爬滚打。

在蕲春和武穴,彭少兵团队设有试验基地,这些基地都是参照国际一流的栽培生理学科标准设置的,整齐规范,管理有序。团队同学每年短则五六个月,长则八九个月,长期就住在基地,从播种开始,到收割完结束,参与水稻从种到收的全生长周期过程。田间管理、取样测定、数据分析,通过一系列完整的田间实践过程,熟练掌握大田作物研究技能。经过师生共同谋划、科学试验、反复论证,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诞生在田间地头:机收再生稻技术集成、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绿色超级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等,这些成果为国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赢得了口碑。

科学、严谨、规范的管理不仅促进了科研产出,更影响了学生一辈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经历,虫叮蚊咬的考验,同学们全部经历过,正是这种磨炼经历,让每一位同学变得坚韧、顽强、乐观、豁达。也正是这种全过程、全方位的训练,经历田间科学实验走出的硕士、博士个个都怀揣“绝技”,活跃在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一线,很多同行竖起大拇指,“从这个实验室出来的,个个都是好样的!”

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

一个好导师,能和同学们谱出心灵与心灵交融的最美和声。

“彭老师是我走上科研道路的领路人”“他会尽最大努力去满足学生需求”“关心学生,彭老师做到了极致”“这是最好的科学训练”“这是我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的”“对彭老师,除了感激,还是感激”,说起彭老师,同学们很自豪。

一个好导师,能和同学们产生智慧与智慧碰撞的化学反应。

彭少兵回国7年多,团队已经先后培养出了19位博士、57位硕士,“相信他们都会超过我”,谈起一个个走出去的毕业生,彭老师如数家珍,也很自豪。

文字记者:杨思琪 晓齐

审核人:程华东 朱正宁

责任编辑:兰涵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