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颜宁做客硕彦讲坛

核心提示: 6月1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颜宁应邀做客硕彦讲坛。张启发院士、金梅林院士、副校长杨少波等700余名师生参加报告会。

IMG_5665 全景

现场座无虚席(通讯员 侯国涛 摄)

DSC_3490

张启发院士、金梅林院士等参加报告会(记者 徐行 摄)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熙)6月1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颜宁应邀做客硕彦讲坛。张启发院士、金梅林院士、副校长杨少波等700余名师生参加报告会。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熊立仲主持报告会。

DSC_3506

颜宁院士(记者 徐行 摄)

“人类的社会活动离不开电能,而人的机体运转也离不开生物电的作用,针对动物体内的电信号进行研究,在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颜宁以一条电鳗为例,向在场的师生们介绍了她和团队针对生物电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并阐述了科研思路的形成过程。“疼痛问题困扰着绝大多数成年人,针对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开展了各类研究,如镇痛药的研发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颜宁表示,现实中有一些人天生对疼痛感“免疫”,于是她聚焦于人体痛觉缺失这一现象,对人体细胞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维持细胞动作电位动态变化以及细胞行使生理功能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研究。“9种人源钠离子通道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分布不同,相应的功能也随之产生差异,如Nav1.5与维持动物机体的心跳有关,而Nav1.7则影响着机体的疼痛感知。”通过解析不同Nav离子通道与药物、毒素等结合的复合物结构,颜宁及其团队理清了钠离子的跨膜运输模式,为相关技术应用于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了分子基础。

“最初我们进行结构研究需要将蛋白质进行纯化、结晶,但是不同蛋白质在表达和纯化上都存在不同差异和难度,因此这个过程是比较慢的,而且对实验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颜宁谈到,科学家的“战略眼光”十分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特别是对结构生物学来说,冷冻电镜的使用带来的是科研水平的巨大飞跃。“施一公教授关注到冷冻电镜对结构生物学研究的重要作用,于是在2008年时克服各方困难在清华大学建立起冷冻电镜实验室,这是需要高瞻远瞩和巨大勇气的。”颜宁表示,2013年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导致分辨率的‘革命’时代到来,从2014年开始,她和团队已经通过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多个钠离子的通道结构。

颜宁强调,科学研究要有坚持的决心和毅力,要努力进取、攻坚克难,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从事的科学研究越深入,就越发现开始的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蛋白构象千变万化,曾经的研究可谓是‘只见树叶,不见树林’,当前对细胞内的分子进行动态研究仍十分困难,未来分子动态研究也会是结构生物学更进一步的发展方向。”颜宁谈到,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oderick Mackinnon教授是她非常尊敬的科学家,也是在Roderick Mackinnon教授的影响下她开始对细胞中的钠离子和钙离子通道进行研究,经过长期的坚持她和团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也和Roderick Mackinnon教授开展了相关合作,得到了对方的肯定和欣赏,以此她鼓励现场的师生们:“只要努力,你一定也会得到你所尊敬的人的肯定和认可!”

8(学通社记者 高言曦 摄)

交流环节,一位研究生向颜宁院士提问(学通社记者 高言曦 摄)

12(学通社记者 高言曦 摄)

学生代表向颜宁院士赠送同学们制作的作品(学通社记者 高言曦 摄)

13(学通社记者 高言曦 摄)

殷平老师向颜宁院士致谢(学通社记者 高言曦 摄)

交流环节,现场师生围绕分子模型及功能实验、技术支撑队伍建设、个人成长发展等问题向颜宁提问。她强调,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无法复制他人,判定选择的对错其实都是对人生的“回头看”,因此大家都要学会对自己负责,通过不断地自我剖析来做出人生决定,这在各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颜宁谈到:“时隔11年再次来到华中农业大学,看到这里的师生能够沉心于科研工作,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华农纯粹的校园氛围,这是十分难得的,以后有机会我会常来华农。”

审核人:朱正宁 殷平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