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社会服务 > 正文

学校组织召开洪湖治理科技会战研讨会

核心提示: 5月31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洪湖治理科技会战研讨会。

DSC_7042

座谈会现场(记者 川竹 摄)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余华俊)5月31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洪湖治理科技会战研讨会。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畜牧兽医处处长何年华,科技与人才处二级调研员陈剑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副站长冯海平,水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韩育章,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水处处长朱津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刘永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特,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邹曦等应邀出席会议,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学校渔业生态安全监控与修复研究团队就洪湖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对策作了专题报告,应用微生物研究团队介绍了黄石磁湖污染治理的做法与体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研究团队作了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科技攻关进展汇报。与会代表结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意见、洪湖生态监测数据以及湖泊治理实践案例等,分别从截污控污、水文调控、鱼类调控、水生植被恢复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研讨。

姚江林指出,洪湖治理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的工作,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同向同行,主动贡献力量。他表示,高校和科研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工作协同,主动担当作为,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集中全省优势科研力量,为洪湖治理提供科技支撑,形成科技会战方案。要聚焦核心问题,强化人才、技术与成果支撑,既要做好“0”到“1”的研发,更要做好成熟技术、产品的整合集成示范,既要技术上可行,又要经济上用得起,既要在实验室、小场景中有效果,更要经得起大场景的检验。要坚持需求导向,做好试验和试点,摆脱“等、靠、要”思想,充分利用正在实施的科研项目,加大对洪湖流域试验、试点的力度和密度,通过试验加强技术的开发和产品的熟化,通过试点做好推广应用。他强调,服务区域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学校将围绕洪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加大科技人才资源投入,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关键核心技术和模式集成转化应用,为洪湖流域生态环境根本性改善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学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水产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审核人 张拥军

责任编辑:蒋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