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科学研究 > 正文

我校学者主持完成的“猕猴桃即食控熟与绿色保鲜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开展成果评价

核心提示: 5月28日,湖北省园艺学会组织专家对我校曾云流副教授主持完成的“猕猴桃即食控熟与绿色保鲜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进行了成果评价。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昂 孟云鹤)5月28日,湖北省园艺学会组织学者对我校园艺林学学院曾云流副教授主持完成的“猕猴桃即食控熟与绿色保鲜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进行了成果评价。

评价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理事长钟彩虹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占德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香蕉体系岗位科学家陆旺金教授,江西农业大学徐小彪教授,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所长蒋迎春研究员,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种植业专家组组长、我校工学院院长廖庆喜教授和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果茶办公室副主任赵昆松研究员共7名成员组成。园艺林学学院院长程运江教授、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工作人员以及成果完成单位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会上,项目第一完成人曾云流副教授从项目背景、主要科技创新点及应用情况和效益进行了汇报。经认真审阅有关资料、听取研究工作汇报、充分质询和答疑,专家组对项目研究水平和实施效果给予了肯定,对成果创新点凝练、知识产权支撑材料等提出了改进建议,并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上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猕猴桃即食机制及控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果由我校园艺林学学院采后生物学与技术团队,联合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微呼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现科技成果转让110万元;出版专著和培训教材3部,获批软件著作权2项,制定湖北省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2件。通过项目实施,实现采后腐烂损耗率由30%以上整体下降10至15个百分点,示范企业的即食率达80%以上,项目成果辐射至湖北、陕西、四川、湖南、云南、广西等9大主产省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审核人:曾云流

责任编辑:徐行 陈俊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