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青春 > 心灵导航 > 正文

叶舒宪做客狮山讲述“玉石神话驱动的文明”

核心提示: 12月5日晚,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教授,中国民间文字家协会副主席叶舒宪做客我校狮子山讲坛,为我校学子解读“中国的所以然”,品味由玉石神话驱动的华夏文明。

叶舒宪做客狮子山讲坛
叶舒宪做客狮子山讲坛(供图  李晔

南湖网讯(学通社记者 徐童  通讯员  林雨莹)12月5日晚,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教授,中国民间文字家协会副主席叶舒宪做客我校狮子山讲坛,为我校学子解读“中国的所以然”,品味由玉石神话驱动的华夏文明。

讲座正式开始前,叶舒宪让在场的学生们写一下“国”字。“四方城墙中只保护一样东西,那就是玉。”他认为,玉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形成了一种以玉为中心的文化价值观,比如古语所言的“天子配白玉”、“君子温润如玉”等。

为什么玉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如此高的地位呢?叶舒宪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深度诠释中国何以为中国。

这里叶舒宪提出了一对关系—大传统与小传统。不同于美国学者的观点,叶舒宪将文字书写定义为小传统,将文学文本出现之前的无意识的文化文本定义为大传统,也就是四重证据法中文物及图像法。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商周时期的甲骨文,然而这个时候的文字更多的是应用于祭祀,而且在秦朝初期,始皇帝焚书坑儒,不少文化典籍付之一炬。与之相比,大传统无论是在时间跨度上还是在空间广度上都比小传统要优越得多,它突破了文字的局限性,更能展现一个国家的历史。玉一直是大传统中的一个重要载体。

紧接着,叶舒宪就从神话、物质、精神三个层次阐述了玉石是如何驱动文明的。

“宗教、信仰和神话驱动了文化。”在叶舒宪看来,解读华夏文明的关键就是解读玉文化教义。从《山海经》中的记载西王母所居的昆仑玉山到《穆天子传》中周穆王手执白圭玄璧见西王母,叶舒宪分析,昆仑山及其女神西王母已是玉石的人格化,代表了玉教神话信仰和华夏文明。

“实际上玉作为一种绵延华夏五千多年历史的文化见证,它更多地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叶舒宪介绍说,“在《史记》中记载,秦王以十五城易赵王的和氏璧,很多人可能会不解,为什么要用巴掌大块石头换十五座城池呢?” 

对于这个问题,叶舒宪认为,这其中有中华民族的信仰在,玉是通天通神的有灵性的石头,而皇帝都希望自己的皇权能够稳固,而拥有一块绝世仅有的和氏璧则赋予了他的皇权是君权神授的意念。“河出昆仑,玉出昆冈”,一句话就体现出了来自昆仑山的玉更是受到从历朝历代的皇帝的追捧。

叶舒宪还提到5300年前一座墓穴里的“怪像”,墓主人的尸骨已经完全消失了,然而下葬时戴在墓主人左右臂上的20只玉镯以及其他各种玉制品依然完整地保留着。“无论在文学还是历史中,背后的精神信仰,都体现了玉的唯一性。”叶舒宪认为中国对文化玉的崇拜体现在众多符号象征上:“化干戈为玉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信仰”等格言警句;玉刻双头猫头鹰、玉雕蛙等祭祀用品,从侧面反映出玉作为通天通神的礼器,驱动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玉作为中华文化的起源之一,带动了千年的文明。”

在最后的提问交流环节,叶舒宪面对同学们提出的“为什么只有中国玉文化流传下来?”“玉为何如此深入民间?”等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是因为玉教神话驱动玉文化的发展,从而是玉的信仰根植民间,渗入人们的生活中。”

审核人:韩伟

人物简介:

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志愿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教授,中国民间文字家协会副主席。曾荣获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奖、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享受国务院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文学人类学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发表论文300余篇,著有《文学与人类学》《中国神话哲学》等。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柏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