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张昌平做客狮子山讲坛谈从考古学看中国的农业传统

核心提示: 10月31日晚,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做客第299期狮子山讲坛,为师生带来一场关于“民以食为天——从考古学看中国的农业传统”的主题讲座。

张昌平讲说从考古中看中国农业传统【学通社记者 黄荣菁 摄】_看图王

(供图 学通社记者 黄荣菁)

观众在向嘉宾提问【学通社记者王依凡 摄】_看图王

(供图 学通社记者 王依凡)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张钰 陆天伟)10月31日晚,第299期狮子山讲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举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张昌平教授以“民以食为天——从考古学看中国的农业传统”为题为我校师生作主题报告。

讲座伊始,张昌平以“南北方豆腐脑咸甜口味的差异”“曾侯乙墓九鼎八簋的发现”引入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中国的农业传统与地域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昌平从《诗经》中《黄鸟》《桑中》等篇关于稻、粟、黍、粱、麦、豆等谷物,韭、笋等蔬菜和桃、李等水果的记载提出,地域特色的自然环境决定了“我们为什么这么吃”的问题。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形成了以长江流域的水稻为代表的南方稻作传统,和以黄河流域的小麦为代表的北方旱作传统。张昌平引用了20世纪70年代语文课本中的一句话:“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 。”辽阔的疆域孕育了中国多元的饮食传统,这些共同构成了五千年华夏文明。以“米饭”“粒食”“蒸煮系统”为标志的中餐模式和以“面包”“面食”“烘烤系统”为标志的西餐模式便是不同地理人文自然环境的产物。

考古学的成果很容易让中华儿女产生文化自信。张昌平说:“我在国外旅游的时候总是有着强烈的文化自信,在世界各地众多博物馆里都能看到中国的文物,以青铜器居多,很多都是中国古代的饮食器皿,如簋、皿、案等,它们表面纹饰的规整和线条的优美给每一个近距离观赏它们的人以最深的视觉和灵魂上的震撼。”

从青铜器时代延续至早期王国,稻作系统所需要的各种器皿一脉相承,延续不断。器皿从实用转向礼制,完成了从纯粹的饮食用具到商周时期祭祀用具功能的延伸,成为传统礼制形成的因素之一,并最终形成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以此,张昌平提出:“社会的强烈需要正是围绕不同社会层次的饮食系统所需而展开的。”历年来,中国以饮食系统为基础的社会机制的发展方式更容易使不同区域的人民产生价值认同与文化认同,从而更易于统治者维系社会的长治久安。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距今10000年到15000年的湖南道县玉蟾岩的考古发掘中得到的陶器釜与人工栽培的水稻,是对这一结论的证实。与面包烹饪方式不同的米饭对古中国的社会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张昌平认为,一方面,水稻种植的高技术性与古中国“重农抑商”具有相同的减弱农民大众流动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水稻种植、生猪养殖、肥料回田这一整套生产体系的形成与之密不可分。中国传统水稻种植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与中国千年以来的户籍系统的产生息息相关。

讲座之后,张昌平回答了在场师生的现场提问。

审核人:彭小川

【人物简介】张昌平,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曾担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等机构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和中国青铜时代青铜器,目前主持盘龙城遗址考古发掘等田野考古工作,著有《方国的青铜与文化》等。

责任编辑:邓文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