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双甲子校庆】延展这条文脉的轨迹

核心提示: 戊戌而立,今又戊戌。百廿悠悠,文脉相传,华中农业大学不仅是一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学校,更是菁英们的精神家园。

戊戌而立,今又戊戌。时间流逝,历史沉淀为文化,作为神奇的灵韵在空间里保存下来。

历经120年的办学实践,华中农业大学已成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的学府。

步入校园,在享受湖光山色、鸟语花香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一种不同尘寰的隽永灵韵——这便是用120年时间,由历史、建筑、环境及师生共同酝酿醇化的文脉气息。

百廿悠悠,文脉相传,华中农业大学不仅是一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学校,更是菁英们的精神家园。

文脉其远:巍巍上庠 耕读悠长

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为实现富国利农的宏愿创办了湖北农务学堂,1905年,张之洞在学堂新校址的开学典礼上勉励师生“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并写下楹联“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利必归农。”这便是华农120年办学历程的理念之蕴、文脉之源。

抗战爆发,学堂被迫西迁,改为湖北省立农学院,教务长包望敏教授在《论“耕读”与“新农”》中写道:“湖北省立农学院创立于烽烟遍地,万方多难之日,集海内农学者及三楚青年一堂,朝夕孜孜,耕读不辍,以革新农业为己任,其艰苦卓绝之精神与乎兴农建国之宏愿均有足多者。”

由此,“耕读”理念承继了“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正式被提出并写入院歌。

1985年,学院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湖北省立农学院院歌》被确立为校歌,校歌中“勤读力耕,立己达人”8个字被确立为校训。

从“知行合一”到“勤读力耕”,学校虽六易校名,但文脉里始终流淌着浓浓的耕读传统和家国情怀,这即是华农之本、华农之魂,在120年征程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晴耕雨读,是一种具有诗意的生活,在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社会发展中沉淀成耕读文化。耕读文化最显性的表达是常见于古宅旧院匾额上的四个字“耕读传家”,纪晓岚门上还有“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对联,历数中国耕读世家:陶渊明、王维、辛弃疾、王祯、曾国藩、冯友兰等,可谓不胜枚举。

诚然,传统的耕读传家与我校提出的大学精神有着理论和实际的霄壤之别,是广义与狭义的不同路向,但也不可否认他们有一定的自然联系和传承。

当下,虽然耕田读书的生活方式已不多见,“耕读”的意义也在逐渐转变,但文人志士耕山水、读天下的情怀却从未改变,耕读文化的内核精神显示出永恒的社会价值。

中国历史深处的耕读精神、传统文化深处的耕读基因、世家内心深处的耕读情结,通过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出了当代的回响,在华中农业大学的校园里显示了当代的价值。“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华农精神,诠释了历代华农人弘扬农学、贡献社会、兴国安邦的理想和担当!

学术轨迹:熠熠星辰 作育栋梁

湖北农务学堂建设之初,国学大师罗振玉受邀出任监督,他创建的蚕桑实验室,开启了“中学”耕读传统与“西学”近代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紧密结合的新篇章。

西迁时期,条件艰苦、设备简陋,师生仍坚持教学、耕作、实习。抗战胜利后,农学院恢复工作逐渐完成。

办学兴校,学术为要。从1950年春开始,田叔民、杨惠安、许传桢、任筱波、余传斌、谢孟明、沈聆苏等老师着手开展科研工作,对苹果、柑桔、梨、番茄、马铃薯、水稻等品种做了大量的试验观察。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术在传承,文脉在延续。

虽时局动荡、民生多艰,华农人仍在坚守。宜昌分院时期,华农师生排除各种干扰,选出了“国庆4号”蜜柑、“长华2号”玉米、“7206号”辣椒等新品种,取得了来之不易的科研成绩。

1979年学校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87年建立生物技术中心,在前期的科研基础上,学校营造氛围,聚焦学术,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积累了科研基础。

随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双一流”建设行列,学校科研实力日益雄厚,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成果。

在这些“顶天立地”的成果背后,是一代代华农人焚膏继晷、夙夜不懈的身影:

20世纪50年代,陈华癸教授领导的研究集体从多方面对紫云英根瘤菌共生关系进行研究,首次揭示了紫云英根瘤菌是一个独立的互接种族,对紫云英根瘤菌的生产和大面积推广应用起了开创的作用;在国内微生物研究还停留在形态的表面研究时,陈华癸教授就将分子生物学引入了学校,为后人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厚积薄发的基础。他培养的学生,不少人已成长为中国土壤学、农业化学、土壤微生物学的领军人物。

1956年,刘后利教授建立了我国油菜分类体系,随后提出用高产的甘蓝型逐步取代低产的白菜型的观点,先后育成了多个甘蓝型高产品种。在刘后利教授的指导下,傅廷栋发现了19株“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型”油菜植株,改写了世界油菜种植史。

70年代,章文才教授带领师生深入鄂西柑桔产区,进行大规模柑桔选种工作。三年里,从宜昌地区的27万株温州蜜柑和20万株甜橙中选出43株最优单株。在章文才和他的学生邓秀新所带领团队的接力帮扶下,秭归脐橙嘉树长红。

熊远著院士在近20年里,走遍全省66个县市调研,带领团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种猪测定中心 ,培育出中国第一个高瘦肉率的猪母本新品种——湖北白猪及其品系,他培养的学生很多成长为国内外著名养猪学专家。

一个校园的气度,不在于接纳多少达人显贵,而在于收藏了多少智者学人;或者说,大学之谓,非大楼之谓,亦非大官之谓,实大师之谓也。

半个世纪以来,从华中农大先后走出了10多位享誉中国农业科技界和教育界的两院院士,陈华癸、陈文新、赵其国、刘更另、王明庥、范云六、邓秀新、邓子新、张启发、陈焕春、熊远著、傅廷栋,还有“菇神”杨新美、“橘翁”章文才......这些名字,如星辰般熠熠生辉。

他们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学术追求,严谨治学、厚积薄发的学术品格,捧土培根、奖掖后学的大师风范,为后辈敬仰遵循,华农代代学人追随着前辈的脚步耕读不辍,学校科研队伍不断壮大。

如今,学校拥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60个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一颗颗学术新星冉冉升起,多项重要成果领跑前沿,备受关注,华农以强大的科研实力成为国家农业科研大军中的重要部分。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蒋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