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我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成立

核心提示: 10月31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成立暨专家座谈会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六楼会议室举行。

会场
会场

李忠云高翅为中心共同揭牌
李忠云、高翅为中心共同揭牌

中心主任、校党委书记李忠云讲话
中心主任、校党委书记李忠云讲话

南湖网讯(记者 川竹)10月31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成立暨专家座谈会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六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李忠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高翅,相关学院负责人,专家教授代表及光明日报、农民日报、文汇报、湖北日报、垄上频道等记者代表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姚江林主持。

会上,高翅宣读了《关于成立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的通知》。通知强调,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学校决定成立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聘任李忠云同志为中心主任,聘任高翅、姚江林、钟涨宝、青平、张安录、梁伟军同志为中心副主任。

李忠云和高翅共同为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揭牌。

与会专家分别围绕中心成立的目的、意义,方向、定位,规划、实施,机制、体制等畅所欲言,纷纷表示将为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姚江林在主持成立仪式时指出,成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是学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要求,是学校履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具体体现。姚江林强调,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有三项职能:加强理论研究;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供咨政服务;试验示范,把理论成果、科技成果运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发挥引领作用。

中心副主任、副校长高翅教授强调,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三农”问题有一系列新提法、新规划、新布局、新战略,十九大报告中“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新提法、新观点要深入学习和仔细研究。中心要坚持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及早确定中心的研究方向,明确理论实践创新点,立足特色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协同创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科等要建立协同机制,兼容并蓄、协同耦合、互为促进;立己达人、理实融通,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老师们的责任和义务,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队伍、持续研究,动员更多青年教师加入,持续跟踪、接力发展,用“解剖一只麻雀”的科研精神不断跟进研究。

中心主任、校党委书记李忠云教授强调,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学校研究决定成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这是学校的大事。李忠云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作为农业大学要积极响应十九大精神的号召,增强做好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使之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李忠云指出,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这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农业大学来说,将大有可为。

李忠云强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的建设,要做好人、财、物、技四方面工作。对于“人”的工作,既要做减法,把农村人口数量减下来,又要做人才的加法,把懂科技、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及社会成功人士、企业家请到农村去;对于“财”的问题,政府财政、社会资金、新型金融主体资金要向“三农”倾斜,这是中心将来的重要研究对象;对于“物”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土地承包延长30年,为“三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的基础;对于“技”的问题,要求技术、成果要大量进入农村,高新技术应该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这是农业大学参与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李忠云指出,中心成立后,要组织全校力量对“三农”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对习近平“三农”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对新型农业科技进行深入研究;要对“三农”问题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农村振兴的战略、战术以及实施方案,为政府决策、规划提供咨政服务;要加强试验示范,发挥人才、学科的优势,结合建始扶贫、和“双百”计划,加强产学研结合,带动和辐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要发挥农业大学的教育优势,大力培育愿意为“三农”服务的大学生,把技术和知识带回去,服务乡村振兴;要结合“双一流”建设,发挥多学科优势,把更多实用成果转化到农村去,让技术成果成为繁荣农村的重要保障。

审核人:杨道兵

责任编辑:蒋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