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曹幸穗为我校师生讲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20周年进展与展望”

核心提示: 3月10日晚,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曹幸穗,为我校师生带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20周年进展与展望”的专题讲座。

曹幸穗讲解农业文化遗产产生背景( 通讯员 蒋丁澍 摄)r

曹幸穗讲解农业文化遗产产生背景( 通讯员 蒋丁澍 摄)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莫永强 张露)3月10日晚,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曹幸穗,在学生综合服务楼五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带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20周年进展与展望”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校团委、智慧农业书院和农业历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项负有使命和功能要求的遗产,是为了从传统农业中寻找智慧的遗产。传统农业延续了几千年、上万年,说明它是可持续的,是经得起历史验证的。”曹幸穗介绍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诞生,他表示,探索古代农业为什么能够持续几千年,仍然具有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曹幸穗谈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关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目前拥有19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动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为世界提供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而实践也在证明中国方案是成功的。

“中国农业遗产保护的经验有哪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曹幸穗通过列举“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普洱古树茶”“嵊州香榧”等遗产地品牌打造案例。他介绍到,遗产保护离不开完善制度优势和政策支持,离不开“金字招牌”的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他表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为了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社会和谐发展,降低贫富差异,“只有真正惠顾到农民百姓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才是有意义有研究价值的。”

互动环节中,有同学问到“目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哪些困难?”曹幸穗认为,遗产地保护与利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当前对欠发达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扶持弱、遗产地的产业链条短、产业链条中农民处于弱势地位等问题仍旧突出。”曹幸穗回答。

最后,曹幸穗鼓励同学们学好专业知识,将个人成长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建设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强国结合起来,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我国乡村的民俗文化,乡村自治文化;以农耕文化资源为依托,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艺术的潜力,大力发展特色“文化农产品”,使其成为美丽乡村的靓丽风景,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点。

【人物简介】曹幸穗,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担任第九届至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著作有《大众农学史》(2015)、《中国近现代农村变迁史·民国卷》(2018)、《中国农业通史·近代卷》(2020)等。

审核人:孙超

责任编辑:晏华华 叶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