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新闻特写】同心防疫 奋斗有我——校园志愿者群像(2)

核心提示: “你今天测核酸了吗?”当战“疫”变成日常,背后有多少人在默默奉献?当此时,一群忙碌的身影定会出现在校园内的每处核酸检测点,消毒、采样、维持秩序、收集信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将爱和温暖传递给每个人”

核酸检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们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配合与理解。

“有一位叔叔,推着轮椅过来,轮椅上坐着一位老奶奶,下着雨,叔叔也没带伞。”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汪奕洋说。他和其他志愿者们担心老人因为长时间淋雨而着凉,便很快给老人安排了“爱心通道”,让老人先扫码做核酸检测。

“我觉得自己一路走来,受到了非常多人的帮助,自己也应该多去帮助别人。”这是汪奕洋第一次作为志愿者参与到核酸检测中。从受检者到助检者,视角的切换带给他最真切的体会。

艺术馆旁,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杨银玲也正进行着她的第一次志愿服务。数据录入工作并没有她想象中那样简单,“一个管子要录入20个人的信息,录满20个人就要换下一个管子,而且每一个人的信息都要提交,如果中途漏掉任何一个人就会出现问题。”杨银玲说到,“在人多的情况下,很容易注意不过来,眼睛也很劳累。”

志愿者正在协助医护人员(学通社记者 吴采睿 摄)

协助医护人员(学通社记者 吴采睿 摄)

志愿者在整理所用棉签(学通社记者 曹颖 摄)

整理棉签(学通社记者 曹颖 摄)

在杨银玲低头专注于信息录入时,一位阿姨突然出现在她面前,这位阿姨带着孩子排了很久的队,当她到达检测点时,孩子却跑到远处去了。当杨银玲将情况和排队的同学们说明后,得到了一致的理解和同意。于是,在同学们笑盈盈的目光中,那位调皮的孩子随着阿姨一路小跑到队伍前面……

“小插曲”过后,核酸的队伍继续有序迅速地前进着。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志愿者,他们让我感受到了责任与担当,奉献与守护”,这天的工作结束,杨银玲对志愿服务有了新的认识:“但今天的经历更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关怀与善良。这份感受会填满我的心灵,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最新一轮全校范围扩面核酸筛查定于4月26日到27日进行……”核酸检测仍在进行,“大白”和志愿者的工作仍未停止。他们将继续坚守一分责任、一分使命,将温暖传递给每个人。

记者手记

“测核酸”,大约是我们这代人的“集体记忆”了。

每次到检测点,笔者都会与青年志愿者聊上几句,哪个学院、什么专业。这倒不是闲聊,而是对他们内心尊重又不好直接“怒赞”。

尤其是那些党员志愿者,无论风雨还是骄阳,他们勇敢而敏捷,党徽的那一抹红在他们坚毅眼神中灼灼闪耀。

无论是“大白”,还是红马甲、红小帽抑或红袖章,给师生的是安全感和信赖感。他们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爱涌动。

即便在雨中已经工作了4小时,也不嫌累,依然热情洋溢。更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志愿者坚持了30次。除了“无私”“奉献”“情怀”,其他词概不能形容。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在地”转化为“华农好人”“华农排队”“立己达人”,不断丰富着以校训精神为主的精神谱系,也为“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精神注入了新内涵。

如今的志愿者,大多是“复兴一代”的00后,他们用铁肩膀扛起了社会责任,这点超过了志愿工作本身的意义。相信志愿者们,也能在志愿工作中体悟爱与奉献、砥砺前行的力量。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语境下再次聚焦志愿者,让笔者感喟不少。曾记否?我们和志愿者一道在英雄的城市,打赢了一场疫情阻击战。

感谢有你,志愿者!若干年后,你可以骄傲地说:“那年,在大学校园做核酸检测志愿者有我!为抗击疫情而奉献者,有我!”

“保护自己、呵护家人、守护狮山”,愿疫情阴霾早日散去,一起迎来盛夏时光!

(本文作者系学通社记者 刘欣雨 谢雨欣 曲心悦 王景攀 记者 川竹 审核人 吴义生)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蒋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