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我为师生办实事】理学院:将学生的“急难愁盼”变成“幸福清单”

核心提示: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理学院党委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把学生的‘心上事’当作‘上心事’,将学生们的“急难愁盼”变成了“幸福清单”。

疫情之下就业难,毕业生如何突围?数理化难学怎么办?大学生成长路上如何度过低谷期?……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理学院党委立足工作实际、着眼长远发展,从学院师生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入手,梳理重点办实事清单10项,深入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

截止到目前,理学院党委办实事重点项目已完成了9项,1项正在推进中,完成率达九成,师生们的“急难愁盼”变成了“幸福清单”。

主动推介,“突围最难就业季

疫情之下,全球经济下行,企业招聘不断“缩水,“就业难”成了不少毕业生们最大的困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看着同学们为找工作发愁,我们也跟着着急。”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石峰老师说。

“我的求职之路十分坎坷,就在我因屡屡碰壁沮丧时 ,老师们向企业极力推荐我去实习,这才有了今天这份offer。”今年10月,签约烽火科技的信息1801班陈洁感动地说。

截止到目前,在理学院,像陈洁这样顺利被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录用的毕业生有13位。

“批量签约”背后,是理学院一批党员教师们长达半年的努力。

时间回溯到2021年3月,在学院党委的牵线搭桥下,数学与统计学学系党员教师石峰、李治、孙玲琍等带队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进合作,并就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及就业等多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QQ图片20210930103650

石峰教授等与烽火通信科技的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推进合作事宜(理学院 供图)

在老师们的推介下,6月10日,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来校招聘实习生,经笔试筛选后,我校三个学院的62余名毕业生获得了实习机会。实习期考察结束后,40名毕业生收到了录用通知。

考虑到同学们的实习和毕业设计在时间上存在一定冲突,随着毕业季的临近,学院就毕业生在实习岗位就地开展毕业设计事宜进一步沟通。

“目前,我们的毕业设计由学院老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在保障毕业设计质量的同时,也让我们在正式上岗前有了更多锻炼提升的机会。”陈洁说。

答疑解惑,“搞定”学业“拦路虎”

2021年8月1日,《大学基础化学先修课程》面向2021级新生开课了。这是新高考下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前置的“试水”,更是新形势下理学院党委聚焦学生诉求开展的一次实践探索。

“作为学校大多数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化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学生在化学基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少同学反映,高中阶段未学过化学,大学相关课程学起来非常吃力。”近年来,同学们的诉求引起了化学系党员教授王运的关注。

“能否将本科人才培养‘前置’,以线上先修课程的形式,将大学与中学化学的学习衔接起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学习过渡的空间?”带着这样的想法,今年5月,在本科生院和理学院党委的支持下,王运与曹敏惠、刘永红等党员教师组成了课程建设团队,紧锣密鼓地推进网络课程建设,并于暑期面向2021级新生开放。

1628847971102

课程衔接了大学与中学化学知识,也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同学们主动学习。为了帮助学生们吃透知识,课程组还遴选了两位青年教师及两名化学系高年级本科生作为助教协助答疑,同时开设了一个能容纳3000人的QQ答疑群,随时解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截至今年9月,参与课程学习的人数超过3000人,课后师生在平台上的问题讨论数达超10000条。

陈华锋老师为一位同学课后答疑(理学院 供图))

陈华锋老师为一位同学课后答疑(理学院 供图))

除了开设暑期先修课程,今年以来,学院还将寝室导师制和本科生导师制进一步整合升级,为368名本科新生和预科生配备了91位导师,赋予寝室导师制新的内涵和特色,启动“导师引航计划”,全面推进本科生导师工作。

光电2101班杨洪菲深情地说:“我的寝室导师石炜老师得知我英语学习的困扰后,主动找我谈心给我加油打气,还帮我购买英语学习资料,这给了我巨大的鼓励和动力,让我的大学生活一开始就充满温暖和力量!”

师生融乐,精神交往促教学相长

“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硕博连读期间,我的研究项目需要将氧化铜纳米阵列的铜还原,并保持原有的纳米阵列。但是,尝试了很多次都没能成功,之后项目暂时搁置了。几年后,我从师兄那里获得了灵感,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这次的研究经历也让我更加坚信,科研路上不要轻言放弃,总有一天会柳暗花明。”11月3日下午,理学院党员教授曹菲菲在倍阅书店与来自不同学院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此次活动是理学院“π计划”科学人文素养师生交流活动之一,而师生们的交流互动远不限于此。

“π计划”科学人文素养提升交流活动现场(理学院 供图)

“π计划”科学人文素养提升交流活动现场(理学院 供图)

11月21日上午,在理学院党员教师陈华锋、易伟松老师和信息学院牛晓辉老师的带领下,三十名师生组成的骑行小队从逸夫楼出发,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环校园探索。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理学院党委全面摸排学生中的成长困惑,并有针对性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师生交流平台,策划了科学人文素养分享、好书共读、美学体验、“回到十八岁”、趣味运动会等系列活动。

“回到18岁”师生交流活动现场

“回到十八岁”师生交流活动现场(理学院 供图)

应化2003班本科生陈婧便是这些活动的受益者之一,她说:“这些场合下的师生交流人情味儿‘十足’,听完老师们的故事,再看看自己遇到的坎坷,真的都不算啥了。”

“着眼长远,我们将围绕‘五育融通、三全育人、师生融乐、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营造‘共同体式’育人氛围,切实提高师生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祝鑫说。

(记者:匡敏  审核:吴义生)

责任编辑: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