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新闻专题 > 正文

李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和在西安交大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0年4月22日,习总书记考察调研西交大,勉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2020年7月6日,习近平为哈工大建校一百周年致信,充分肯定了哈工大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为党和人民作出的重要贡献,贺信和讲话有共同的关注。下面我重点就习总书记视察西交大的讲话中重要强调的“西迁精神”谈三点学习体会。

一、准确把握“西迁精神”的时代背景

1896年,“南洋公学”创立、1920年12月,时交通部筹组“交通大学”。次年8月1日,交通大学合组成立。1955年3月30日,高教部上报中央,提出加强内地高校建设,交大由上海迁往西安,交大接到党中央迁校指示当天,迁校工作立即启动,一月后,完成新校选址;半年全面施工;次年7月,满载交大师生员工的专列由上海驶往西安,9月10日,开学典礼,没有因为迁校而晚开一天学、少开一门课、迟开一个实验。1957年学校17位党委委员有16位、大部分专业师生迁往西安。

2017年11月30日,15位西迁老同志给总书记写信“建议在全国教育和科技战线中开展以“爱国、奋斗”为核心的奉献报国精神教育,引导和鼓励更多知识分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习总书记随后对做出重要指示:希望西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习总书记再次提到西安交大西迁教授们,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2018年1月18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以《“西迁精神”:奉献青春为家国》为题长时段报道, 21日,央视《新闻联播》报导“西迁精神”:薪火相传,奋进新时代; 2019年4月23日,CCTV-1《新闻联播》以“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专题报道了西交大一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用自己的青春年华铸就了“西迁精神”。 2020年4月22日,习总书记莅临西交大视察,看望西迁老教授代表,参观西迁博物馆,并发表讲话概括了西迁精神的核心和精髓。 24日,央视新闻快评“大力弘扬西迁精神。

二、深刻领会“西迁精神”的内涵意义

习总书记视察时指出:交大人体现出来的西迁精神, 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真正是与党和国家、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交大西迁肩负的是建设西部的伟大使命,改变了整个西部高等教育的格局,改变了西部没有规模宏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面貌,是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服务国家发展的时代壮举。见证了广大知识分子爱党、报国、为民的自觉实践,形成了以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为内涵的西迁精神,树立起不朽的精神丰碑。

(1)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

西迁人将国家和民族置于最高的地位,“舍小家,为大家”, “心有大我”,这是心系祖国的深刻体现,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爱国没有选择项,奋斗永在进行时。彭康校长“要在西北扎下根来” “愿尽毕生之力办好西安交通大学”。 上海著名西医,年事最高的沈云扉医师,侄儿夫妇亦毅然西迁。 写下《忆江南》:长安好,建设待支援,千万健儿湖海气,吴侬软语满街喧。何必忆江南。

(2)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艰苦是一种客观条件,创业是一种奋斗姿态,艰苦创业是西迁精神的亮丽底色,是对传统知识分子“为万事开太平”的高远境界的生动诠释,西迁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艰苦创业,蕴含着破除守成思维,创业再起航的宝贵品质。1957年建成的“草棚大礼堂”被誉为“东方结构力学的典范”,尽管冬冷夏热、四面透风,但交大师生在这里听报告、搞活动,是乐观主义精神的象征。起初几年,环境艰苦,没有教材,就自己撰写,没有设备,就想办法从上海运,老交大“门槛高、要求严”的作风,到了西安不因条件艰苦而丢失。

(3)扎根需求,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迁校以来,西安交大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研领域的“第一”,在抢占科研制高点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改变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这是新时代知识分子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内在品质。

三、切实做好西迁精神的弘扬传承

广大西迁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爱国、奋斗和创新精神,是几千年来在历史沉浮与激荡中形成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斗争中铸造的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推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先进文化的深刻体现。光明日报把“西迁精神”与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并列,共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 “西迁精神是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大西迁充分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报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光辉榜样, 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今天我们学校各方面的条件都有大幅改善,但是党员干部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精神不能丢。国家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中国农业、农村、农民依然存在突出的问题,统筹三农科技需求,培养一懂两爱的高层次人才,实现乡村振兴,是我们农业大学的必须担起的时代使命。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斌在2021年3月31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刘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