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特别关注】2021狮山欢乐节:致敬生命,辞旧迎新

核心提示: 感悟生命的意义,迎接崭新的2021。12月31日晚19:30,一年一度由学生自主设计、参与的文化活动——“狮山欢乐节”在各个场地陆续展开。

雪后狮山,空气别样清新通透。严冬时节,金色的落叶和傲霜的蜡梅为校园平添祥和安宁。

2020年,一所大学与一座城市的坚守,在坚强不屈的挺立中释放出生命的活力与未来的希望。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既是一个农事周期,又是一个生命循环。转眼间,我们即将告别2020年,一元复始。

感悟生命的意义,迎接崭新的2021。12月31日晚19:30,一年一度由学生自主设计、参与的文化活动——“狮山欢乐节”在各个场地陆续展开。

多点星状布点 线上线下互动

西运动场,也叫“一运”,北枕景园楼、南靠工学楼,东有艺术馆,西邻狮子山广场。这片宏大宽阔的场域,经历了这所大学悠久办学历史的风风雨雨,积淀了厚重的大学文化和精神,成为一代代华农人的集体记忆。

跨年夜的西运动场,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由红、黄、蓝三原色组成大型的五角星气模矗立在运动场中心,象征着生命的星光和未来的梦想,与去年欢乐节地球模型一脉相传。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校师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坚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学校把战“疫”作为课程思政的契机,策划了一系列以生命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对师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全校师生先后参与了“生命的复苏”云赏狮山春、“生命的声响”狮山读书节、“生命的脉动”狮山艺术节、“生命的原色”毕业季、“生命的萌新”迎新季、“生命的礼赞”金秋雅韵诗文朗诵会、“生命的力量”校运会、“生命的寻问”研究生学术年会、讴歌抗疫精神迎国庆等活动,同时,组织开展了师生就地帮扶春耕生产、乡村振兴荆楚行等社会服务、志愿服务,广大师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感悟生命意义,坚定了“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信念。2021狮山欢乐节是全年生命教育的高潮,也是对2020年以生命为主题的系列文化实践活动的总结。师生们以此向生命致敬,向2020年郑重道别。

为了确保校园安全,12月29日起,学校对校园实施临时封控,暂停所有外来车辆及人员来访,并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消杀。12月31日,禁止所有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为避免人员过度聚集,今年狮山欢乐节将活动场地由往年的东运动场改为利于多点分散布置的西运动场及其周边开敞地带。同时,开通多个直播平台,鼓励和引导师生在线上参与。在每个活动点入口,摆放了防疫提示牌、口罩、手消液,并由专人测温、监督和人流管控。现场广播循环播放个人防护友情提示。

入口卡点体温监测(学通社记者 岑志南 摄)

入口卡点体温监测(学通社记者 岑志南 摄)

依次发放抗病毒洗手液(学通社记者 岑志南 摄)

做好手消工作(学通社记者 岑志南 摄)

在灯谜路入口,植生1904班刘禹涵同学戴着口罩,测量体温正常后进入她喜爱的猜灯谜活动区。她说,今年灯谜区设计成一条宽敞的道路,通透开敞,游玩也更趣味、更自在。

因疫情防控,欢乐节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直播、网购成为参与方式的首选。

“看!这灯笼是‘黄梅挑花’,我太熟悉了!”理学院曹敏惠老师在“创意之夜”彩灯下担任起了现场“主播”,没有生硬的台词、没有刻意的“扮演”,一切显得自然热情。

和曹老师一道的还有其余26名师生直播主持人。他们中有教授也有刚进校的青年教师,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也有大一本科新生和留学生,分成12个组,用生动的解说带给线上的师生身临其境之感。

参与直播的植生1901班李恬翊早同学已经把直播信号告诉了自己的家人和亲朋,她说:“期待大家看到我,体验华农跨年的欢乐。”现场手机屏幕灵动,大家纷纷拍照、摄像,“打卡”欢乐节的同时,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喜悦。

创意扮美校园 非遗魅力无限

今年狮山欢乐节,秉承“促进师生融乐,激活校园创意,体验生活美学”的主旨,突出学科特色、文化创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立足华农元素和学科特色,同学们尽情发挥奇思妙想。茶食可细品,金属可微观,植物以书签、杯蜡的形式定格,枝条棉花与插花艺术温暖缠“棉”。工学院的同学在现场放置金相显微镜和各类金属材料,让参与者观察金属结构并与参考图片对比,猜测其类别名称。

作物栽培学与耕种学的研究生李丽娜兴趣盎然,她在金相显微镜前仔细观察了十分钟,最终挑战成功。“金相显微镜用起来十分困难,与我平常使用的显微镜完全不同。”她感叹。

DSC_6210

体验剪窗花(通讯员 侯国涛 摄)

DSC_6217

“黄梅挑花”非遗作品展示(通讯员 侯国涛 摄)

IMG_4271

文创体验(通讯员 侯国涛 摄)

蓝澜木染,画暖寒冬。文化区的活动项目将创新血液注入非遗文化。魔术协会演起了古彩戏法,彩墨交汇的染卡组成独特的文化墙。在“口罩上的会意人生”摊位,押花技艺与口罩结合,表达趣味的同时提醒疫情防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石九梅是我校一名干部的妈妈,她为师生带来了国家级非遗项目“黄梅挑花”作品展览。她还从一粒种子开始,介绍了从纺线、染色到挑花的全过程。机制1804班李文嘉赞叹道:“今天能了解来自民间的传统刺绣技艺,还能见到真正的文化传承人,太激动了!”

带来汉绣、装裱、景泰蓝、广西芒编、中国剪纸等六项非遗文化项目展览的陈军笑道:“传统文化的东西我真是越做越喜欢。”土地资源管理1901班的张若彤则对非遗文化项目花鸟字啧啧称奇:“这些字以花草鸟鱼为笔画,富有创造性,色彩丰富,寓意深刻。”

劳育美育相融 师生共享欢乐

从2018年起,一年一度的狮山欢乐节就被定义为“育人大课”,并列入了校历。在老师指导和参与下,同学们手脑并用,通过劳动创造美,体验劳作之乐。今年,后保部特地为学子们设计了“打糍粑”项目。生科院20级研究生贾含莉体验了劳动过程,感受温暖,“期待每年欢乐节可以参与打糍粑!”

“彩虹品酒团”摊位前,食科院葡萄与葡萄酒学博士、副教授李二虎老师指导同学们制作“红橙黄绿青蓝紫”彩虹七色果酒为生命添彩,是对生命的热爱。

游戏摊位前,也是欢声笑语。师生在传统、回忆和科技中体会游戏竞技的乐趣,感受生命的狂欢。

运动场北侧,团体拔河项目如火如荼,12支队伍蓄势待发。资环学院孟冉教授课题组的同学一举冲入决赛。社会学类1902吴远铎在游戏机前和小朋友“隔空激战”,虽败下阵来,但吴远铎认为街机游戏初体验充满不一样的乐趣。

工作人员打糍粑(学通社记者 喻静一 摄)

“打糍粑”(学通社记者 喻静一 摄)

同学正在准备食材(学通社记者 喻静一 摄)

准备食材(学通社记者 喻静一 摄)

同学对制作的贺卡拍照留念(学通社记者 栾瑷林 摄)

贺卡旁拍照留念(学通社记者 栾瑷林 摄)

在礼物交换区,同学们相互交换礼物,表达新年祝福。水族1801班王玉杰将自己老师赠送的鞋型钥匙链作为礼物,他想把感动传递,希望所有师生都能走好2021年的路。

在文化活动区,一幅幅对联、福字、门牌在公共管理学院同学们的手中呈现,共同书写对未来的期许。

“不串门、不扎堆、不聚会、不聚餐”一则抗击疫情的灯谜引人围观。谜面别具一格,猜者灯下思索。博园12栋公寓绿道,被装饰成灯谜路。2018级张之洞班侯雅婷说道:“和朋友一起猜谜,好有意思!”

不仅可以赏灯猜谜,还可以设计花灯。“天天开心”“2021万事胜意”……彩色花灯上写满新年愿望。食品2019级研究生李松明和好友同绘花灯,贴纸、上色、绘图,“写下愿望,努力实现,满满的仪式感!”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蒋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