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青春 > 心灵导航 > 正文

南京大学教授陈雅到校谈阅读与治学

核心提示: 12月22日晚,南京大学教授陈雅做客我校图书馆5楼汇雅书邨,与学子共话“治学门径,九流有别”,并分享了自己对新时代的阅读与治学的看法。

DSC_2977
陈雅教授谈“治学”

老师认真讲解 (1)
(供图 学通社记者唐婧琦 赵妍)

南湖网讯(学通社记者陈建国 李爱英)12月22日晚,南京大学教授陈雅做客我校图书馆5楼汇雅书邨,与学子共话“治学门径,九流有别”,并分享了自己对新时代的阅读与治学的看法。

“‘治学’是一种设定了目标的学习,不同的目标去实现时有各自的规范和要求,我们应该做到更有‘功利’、有绩效。”陈雅认为,阅读和治学是密不可分的,探究知识研究学问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

她把阅读分为信息式阅读法、作品阅读法、经典著作阅读法、麻醉性阅读法四种,”这四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阶段,各有各的优点“。比如信息式阅读法,“俞敏洪刚上大学时,发现自己阅读量和同学相差太大,他就采用这种方法,每本书他只读浓缩本或者是梗概,同样能收获很多。”陈雅表示,这种方法虽然速度快,可是并不经过仔细的阅读,会造成视野的局限性。

”‘麻醉性的阅读法’便是沉醉于书中的世界并将自己带入其中”,陈雅表示,这种方法对时间的要求尤其高,如果大一大二学业任务不重的时候,采取这种阅读方法是能有很大收获的。“阅读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金钱成本+选择成本”,她表示,大学生要有意识有选择的读书。

“文献这个词最早出自《论语》,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这个词。”陈雅表示,文献不只是纸质的文献,现在已经有了非纸质的文献,比如缩微文献,光盘等。缩微文献就是指大家平时看到的古代珍贵文献的缩印版本。

“文献促进人类与社会间的沟通,维持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参与了社会沟通与反馈的文献循环,建立共同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交往机制,影响社会变迁,是实现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的自我组织系统。”说完了古代的文献,陈雅开始讲述当今电子文献,由纸质到非纸质,是媒介的改变。然而阅读不仅仅依靠媒介,更需要的是延伸。

问津知识之门,陈敏提出了同录方法、索引方法和文摘方法等三种方法。她还介绍了一些很有名的数据库,并告诉大家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添砖加瓦。

审核人:段兴汉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王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