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省委政研室余爱民来校做“新闻报道与调查研究”报告

    11月11日晚7点,省委政策研究室农村处处长余爱民在人文楼M210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新闻报道与调查研究”的报告。省农业厅宣传中心、武汉市江夏区宣传部、江夏区农业局及农民日报湖北记者站负责人参加了报告会。校学通社、研究生传媒中心、部分学院学通分社的记者聆听了报告。

    报告围绕“把握‘三农’大势,把握调研方法,把握调研文章写作要求”3方面展开。首先,余爱民强调了把握“三农”大势在新闻报道与调查研究中的重要性。他从国家“三农”大战略、农村工作的十大趋势、湖北“三农”3个方面分析了新闻报道要把握“三农”大势的原因。他说,“三农”问题是国家的重中之重,国家采取重大战略来促进有关“三农”的“十大趋势”,即富百姓、稳粮食、减农民、活土地、实基础、重投入、强科技、兴加工、畅流通、谋统筹。余爱民还特别提出了当下大家都关心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并结合农民日报上的相关新闻做了详细分析。

    随后,余爱民重点谈了把握调查研究方法。他认为,调查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操作层面,选题很关键,调查要深入,研究要透彻。 第一,“两点一线抓题”,从领导的关注点和百姓着急点出发,坚守工作的责任线,以此可以找到很好的农村工作的选题,他举例说,全文刊发在湖北日报的调研文章《税改后公益事业怎么办——监利百村调查》就是“两点一线”的成果。第二,调查要深入。调查者要有感情、有态度、有方法、有效果,深入的方法可以是“四到”即听到、看到、访到、查到,可以是“八见”,即:既见机关又见基层,既见领导又见群众,既见榜样又见抽样,既见成绩又见问题,记者一定要抵达田间地头,采访到重点农户,掌握到重要数据、关键信息。采访方法也可多样,毛主席在写《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时用了“走马观花”、“下马看花”、“解剖麻雀”等方法,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网络调查、问卷调查、专家调查等深入研究的方法,而听汇报、现场考察、查看资料、重点拜访,则是我们常用的调查方法。无论如何,调查一定要明确目标,要有问题导向,深入再深入,以免“被调查”。第三,研究要透彻。他说,可以“六菜一汤”为喻,六菜,即熟悉相关政治、政策、法律、理论、历史、外部(村镇外、省外、国外)情况。一汤,即在充分熟悉以上“六情”之后,研究者提出其“见解对策之汤”。对于如何研究,他总结为两种情况,带材料的研究,要大量占有材料,高度提炼材料,要去粗取精写典型,去伪存真找真实,去旧存新求鲜活;带问题的研究,则要以科学全面发展辩证的视角去发现、拓展、联系、深入问题。另外,要做到“五性”,即见解独特有原创性,指导全局有普适性,解决问题有针对性,指引路径有科学性,推动工作有可行性。

    最后,余爱民根据自己撰写农村新闻、调研报告的经历提到了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求,简言之就是2个字“创新”,总体原则上提倡“短实新活深”,反对“长空假浅俗”。他说,创新是全方位的,主题要创新,他以《富民强村关键要靠党组织——湖北谷城县堰河村发展调查》和《喜看科学发展观,生根发芽在山村——赤壁市双丘村调查》为例,说明要多以小见大或大主题小切口;题材要创新,要善于围绕大主题、中心工作、农民群众关心的难事、急事找题材;结构要创新,勇于打破“三段式”;语言创新很重要,要熟练掌握多种风格的语言,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语言;另外,标题、开头、结尾都可大胆创新。余爱民说,无论是一般文章,还是调研报告,要尽量做到“七有一无”,“七有”即文有识(见识)、文有理(道理)、文有情(感情)、文有趣(趣味)、文有物(事物)、文有文(文采)、文有句(妙句),最终,要敢于无视文章的规矩,做到“无法”。另外,提倡以通讯手法、散文手法撰写调研报告,多写事、多写人、多细节点染。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