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狮山时评 > 正文

【言论】大学教育更需家长的参与

    作为培养精英的高等学府,面对培养对象均是成年人的状况,家庭教育之于大学教育,关系究竟如何?大学教育是否需要家庭的积极参与?
    不妨先举两个例子。其一,抱着大学就是“保险箱”、“安全库”的念头,不少新生在全新而自由的大学校园里,沉迷网络、逃学旷课甚至一蹶不振,无奈退学。其二,笔者家访了几个家庭,孩子入学两年,个别家长甚至叫不出小孩就读学校的名称。凡此种种,无不暴露出了家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之痛。笔者以为,在大学的教育体系和育人环节中,家庭教育很有必要,相比中小学教育而言,甚至更为不可或缺。
    首先,空间距离的拉大造成了“家-校”合作的必要。但外出求学的距离感和文化习惯的陌生导致家校的沟通非常重要。新生到校报到,九成家长陪同相送无疑缩小了家校距离,学校应抓住契机与家长取得充分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喜欢学校,进而关注学校。资环学院编写全国高校首个《家长简报》,架起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家庭-学校的交流常态化频繁化。
    其次,家长的鼓舞和激励能很好彰显育人的成效。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学习困难和“问题”学生的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如此,家校合作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对“好学生”的鼓舞和激励上。学生自信的建立和成绩的取得,除了本身的素质因素,家校联系拉近了他们与老师的距离感,更增添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第一届家长委员会20名委员的小孩,有18名担任学院或班级学生干部,学习成绩明显优于其他学生。
   第三,“家-校“联合教育有着很好的外围基础和保障。家庭教育之于学校教育,类似于后方保障与战斗前线的关系。学校一项调查显示:76%的家长愿意参与到家校合作中来,仅23%的家长对大学的家校合作现状感到满意。长期的家访调查也表明:家长迫切期待了解学校,了解学生。近年来,逐渐普及的网络和手机交流渠道,弥补了距离空间带来的沟通不便。学院建立家长交流超级QQ群、新浪微博、人人网公共主页,编辑电子《家长简报》,涵盖半数2011级学生家长。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资环学院于去年成立了第一届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学院规章制度的建立;邀请家长代表走进课堂,参与教学评教,走进“绿博轩”,开展互动交流;为学院学生的实习就业和社会实践提供帮助等。
    中共中央十六号文件中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 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教育需要学校主导、学院实施,更需要家长的参与,关键是如何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windfl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