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南湖视点 > 正文

新华网评:看待年轻干部多用“望远镜”少用“放大镜”

    新华网评青年人才专题系列之七
    陆 杉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前,一些被选拔任用的年轻干部一再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习惯拿着“放大镜”去看优秀年轻干部的缺点,并不断质疑和非议,给年轻干部健康快速成长在成了不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笔者认为,对待年轻干部,应多一些宽容,少一些非议;看待年轻干部,多用“望远镜”,少用“放大镜”。
    用“放大镜”看待年轻干部,极其容易产生“逢提必疑”现象。最近,清华毕业生焦三牛被提拔重用,一如既往地引起舆论“口诛笔伐”。“最年轻厅级干部”张辉、“最年轻市长”周森锋、“最年轻镇长”牟阳……年轻干部破格提拔备受关注、饱受非议,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年轻干部“逢提必疑”的现象。客观地说,当前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总体上是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纵然有一些问题,也是个别的、暂时的、表象的。要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年轻干部破格提拔,要看主流、看长远、看本质,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性、多一些支持,绝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更不能盲目放大、全盘否定。毕竟,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关系到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抉择。
    用“望远镜”看年轻干部,贵在“用其所长”,“补其所短”。年轻干部成长,既要靠个人努力,又要组织“给力”。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一方面要用其所长,“给位子、压担子”,另一方面要补其所短,“对症下药、缺啥补啥”。特别要有意识地强化基层一线锻炼,使他们在与群众打交道中站稳群众立场,把握群众诉求,学会做群众工作;要有目的地把他们“丢”到矛盾堆里磨炼,到困难多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群众情绪,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摸爬滚打、加快成长。
    用“望远镜”看年轻干部,贵在敢于打破常规用人才。北宋时政治家包拯说:“常格不破,大材难得。”受历史和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现象依然困扰着年轻干部成长进步,有时候还形成一种习惯势力。要冲破传统阻力,首先,要打破“论资排辈”,确立“谁有本事谁来”、“谁有潜力谁干”、“谁先成才谁上”的观念,敢为事业用人才。其次,要打破“按部就班”。对年轻干部,除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一标准不能破,其他条条框框都要敢于打破,在职级层次、任职年限、学历等方面“不拘一格”,做到量才使用,当用则用、用得其所。同时,要探索采取“升级不升职”等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办法,使年轻干部冒尖有甜头、干好有奔头。最后,要打破“能上不能下”。对年轻干部尤其是破格提拔的优秀年轻干部,要动态管理、跟踪考察,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切实解决“能上不能下、能升不能降、能进不能出”的老问题。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2-04/23/c_111823732.htm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