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考古遗址中的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将“两个结合”融入思政课教学

核心提示: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唐尚书老师及教学团队积极挖掘和利用武汉地方特色文化场馆资源育人优势,将大学生思政课搬到了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通过“站在现场讲历史,善用历史讲思政”的方式,积极推进将“两个结合”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政课教学。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光辉 蔡文娟)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唐尚书老师及教学团队积极挖掘和利用武汉地方特色文化场馆资源育人优势,将大学生思政课搬到了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通过“站在现场讲历史,善用历史讲思政”的方式,积极推进将“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政课教学。

唐尚书老师在现场解读“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遗址由来(学通社记者 黄怡珍 摄)

唐尚书老师在现场解读“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遗址由来(学通社记者 黄怡珍 摄)

“盘龙城是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之源,武汉城市文明之根。走进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我们可以触碰到3500年前的历史,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11月18日上午,唐尚书带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习班的同学们到湖北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武汉城市规划馆等地开展“两个结合”主题思政教学创新活动,与大学生一起探源荆楚文化根脉与现代城市精神。

老师带领同学们体验触摸瓷片(学通社记者 魏雨城 摄)

同学们触摸瓷片体验(学通社记者 魏雨城 摄)

在遗址公园现场,他为同学们梳理了中华文明整体发展脉络与特点,“中华文明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然后带着学生通过参观馆藏陈列文物与考古文献资料解说道,“盘龙城宫殿遗址、贵族墓葬群以及众多出土的绿松石、青铜器等文物,实证了长江与黄河同为中华文明的摇篮”。通过一件件文物讲述盘龙城历史遗址的前世今生及其蕴含的文化精神。在城市规划馆通过现代城市3D体验,引领学生在考古遗址与现代城市沙盘现场的“古今对比”和“古今融通”中把握和理解武汉英雄城市之根脉与文化精神,并启发同学们思考新时代青年应该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历史文化主动。

活动结束后,文法学院广告学2303班吴姿璇同学提表示这次活动的文化体验感特别好,体会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包容与广阔无垠。“我们触摸陶片纹路,思绪沿着滚滚江水溯源而上,可以真切感受荆楚大地历史的厚重。”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2305班汪子系同学在参加完数字城市3D体验后也感慨道:“盘龙城三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通过与现代科技融合,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我再一次加深了对武汉这个英雄城市的文化认同与理解,也对‘两个结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愿不断学习进步,为社会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习班负责人谢宁静老师说,“师生一起走进盘龙城,回到历史现场,探寻武汉城市之根,将历史知识鲜活地呈现在同学们眼前,有助于让历史理论入脑,让历史情感入心,让历史精神入行。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历史和思政课的育人功能,这是创新思政教学的一次成功尝试。”

审核人:吴珊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