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湖北日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我省9个品种和9项技术入选

核心提示: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共遴选出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143个主导品种和176项主推技术。湖北省有9个品种和9项技术入选,其中,华中农业大学共有5个品种和5项技术上榜。

QQ截图20230629114327

湖北日报讯(记者崔逾瑜、通讯员柯枫英、罗蓓蓓)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共遴选出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143个主导品种和176项主推技术,我省9个品种和9项技术入选。

我省入选的主导品种分别为中双11号、大地199、中油杂19、华油杂62、华油杂50、华杂棉H318、华柑4号、硒都黑猪、团头鲂“华海1号”,入选的主推技术分别为大豆花生提质固氮耦合绿色增产技术、稻稻(再)油周年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花生主要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长江流域直播油菜密植再高产生产技术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晚熟柑橘安全优质高效适用生产技术、高山番茄避雨栽培技术、水产养殖精准投喂智能管控技术、水产绿色圈养技术

近年来,我省加快种业振兴步伐,不断提升育种创新能力,做大做强水稻、油菜、生猪、淡水鱼、柑橘等优势种业。华油杂62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好、抗倒性强、耐盐碱等特点,开展“一菜两用”示范菜薹平均亩产900公斤,每亩还可收获菜籽180.6公斤,近5年累计推广500万亩。华柑4号无籽、风味浓郁,具有耐溃疡病的特点,亩产可达2500公斤。畜牧、水产方面,硒都黑猪实现了我省生猪国审品种“从0到1”的突破,团头鲂“华海1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等显著优势,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科技兴农,藏粮于技。稻稻(再)油周年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通过优质早熟稻油品种与适播、密植、肥水管理和机收减损等技术装备的集成创新,解决了茬口矛盾,实现双季稻(再生稻)亩产900公斤以上,油菜亩产超过130公斤,亩增收300元至500元。长江流域直播油菜密植再高产生产技术可以降低油菜生产成本,提高肥料等资源利用效率,示范亩产达180公斤至250公斤。晚熟柑橘安全优质高效适用生产技术累计推广131万亩,示范应用优质栽培技术66万亩,每亩节支增收3500元以上。

“中油杂19” 我国首个含油量突破50%的冬油菜品种

油菜是国产食用植物油第一大来源,对维护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大田生产中,我国油菜普遍产量和含油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油菜平均亩产从2012年的124.3公斤到2021年的140.3 公斤,近十年增幅仅12.9%,含油量仅从43.96%提高到45%左右,与菜籽主要出口国加拿大相比,平均单产低15%左右,含油量低3%-4%,且机械化、轻简化、规模化程度低,制约我国油菜产业国际竞争力。

油菜含油量提高1%相当于增产约2.5%,大幅提高含油量是油菜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经过十多年研究,将高产、高含油量、抗倒、抗病和抗裂角等多种性状有效聚合,选育出了优质高油高产多抗机械化油菜品种“中油杂19”,2021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油杂19”含油量高,是我国第一个含油量突破50%的冬油菜品种;产量高,国家区试中平均亩产达195.35公斤;产油量高,国家区试中平均亩产油量97.57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2.7%,在安徽、湖南、湖北等多地现场压榨,每百公斤实际产油比当地推广品种多7-9公斤;高抗倒、抗菌核病、抗裂角,适合机收;品质优,芥酸含量0.15%,硫甙含量21.05mol/克(饼),优于国家双低标准。此外,该品种适合多功能开发,其菜薹维生素C含量达1300毫克/公斤,硒0.011毫克/公斤,菜油兼用,营养好;千粒重大,作油菜芽效益好;花大色艳,适宜旅游观花。

据悉,“中油杂19”适宜在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重庆、陕西汉中和安康、河南信阳等冬油菜区种植,近三年累计生产应用1100万亩。

硒都黑猪 我省生猪国审品种“从0到1”的突破

恩施黑猪是恩施山区数量多、分布广的肉脂兼用型优良地方猪种资源。随着我国优质猪肉消费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恩施黑猪由于生长较慢、肉脂较高等特点,致使养殖规模缩小,产业发展萎缩。

历时十余年,硒都黑猪诞生了!

硒都黑猪由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创新应用“4.0”生物育种技术培育而成,于2021年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是我省近30年来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生猪新品种,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作为优质黑猪养殖及高端优质猪肉生产的良好种源,该品种解决了我省优质猪产业种源“缺芯”问题,也是今年全省唯一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的畜禽品种。

据介绍,硒都黑猪肉质优良,肉品关键指标肌内脂肪含量达到3.45%,高于普通商品猪1个百分点以上;繁殖性能好,经产母猪产仔数13.5头/窝,高于省内地方猪种1.5头以上;耐粗好养,广泛适应高(低)温高湿环境以及山区环境。

目前,省农科院通过构建“科技+公司+品牌+合作社+农户”“技术+龙头企业+新品种+基地”优质猪产业化开发模式,打造有“硒都黑”“土黑硒”2个优质猪肉品牌,建设“大型超市专柜销售+专卖店+高端猪肉礼盒”的优质猪肉产品市场开发体系。该成果已在恩施、襄阳、黄冈、孝感、神农架等地进行了应用示范,推广硒都黑种猪5745头、硒都黑商品仔猪及肥猪12.6万头,累计销售总额3.85亿元,利润1.91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下一步,省农科院牵头,将与湖北华健硒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参与培育单位开展“政产研推”紧密合作,围绕养殖配套技术熟化、良繁体系建设、品牌创建等产业化推广,通过龙头企业产能扩张、对接州县乡村振兴战略、强强合作、市场网络培育及品牌创建等措施,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年出栏规模50万头的优质猪产业。

兼顾减毒与固氮 绿色技术破解花生大豆增产难题

花生、大豆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易受剧毒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难,威胁高质量发展与食品安全。它们同属豆科植物,可结瘤固氮,但自然条件下结瘤很少,固氮活性差,尤其是在大豆鼓粒期及花生饱果期,氮肥需求旺盛时,根瘤却在衰败,固氮酶活性丧失,制约单产提升。

因此,毒素减控、固氮增产是花生和大豆产业发展的两大共性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研究员李培武团队独辟蹊径,首次研究发明了微生物菌剂ARC-BBBE,能够诱发促进土著根瘤菌与花生大豆作物共生结瘤固氮、与黄曲霉毒素源头阻控耦合,创建了花生大豆提质固氮耦合绿色增产技术,在不使用根瘤菌肥的条件下,实现了黄曲霉毒素源头绿色阻控与诱导结瘤固氮的耦合。

连续3年,该技术已经在我国北起黑吉辽蒙,南至福建两广的20多个省花生大豆主产区开展了大田试验示范,累计应用超过了100个点次,普遍实现大豆或花生“提质”“增产”双重效果。2022年,在鄂鲁豫等全国16省花生主产区40个主产县和黑吉辽蒙等全国18省大豆主产区28个主产县示范点中,花生大豆根瘤数、固氮酶活性成倍增加,且花生饱果期仍有新生根瘤产生,延长了结瘤时间,起到防止脱肥早衰作用;ARC处理全部实现显著增产,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等组织的现场测产花生大豆增产达15%以上;且花生果表面黄曲霉毒素产毒菌丰度降低近70%,显著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花生大豆提质固氮耦合绿色增产技术适用于我国东北、西北、黄淮海、长江流域及南方等花生大豆各产区。

团头鲂“华海1号” 让武昌鱼“游”得更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一代伟人毛泽东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游泳》,让武昌鱼游出樊口、蜚声中外,成为湖北省一张响亮的名片。如今,团头鲂“华海1号”的成功培育,无疑是湖北武昌鱼产业发展的福音。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原产于梁子湖、长港及入江口樊口,是中国优良的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2008年,国家启动现代农业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华中农业大学承担了“团头鲂种质资源与育种”岗位,针对团头鲂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团头鲂种质资源、遗传选育、基因功能及基因组学等开展了系统研究。基于团头鲂分子标记辅助BLUP育种技术体系,最终培育出国家审定团头鲂“华海1号”新品种。

“华海1号”具有遗传稳定、生长快、成活率高的特点。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比未经选育群体快22.9%以上,成活率比未经选育群体高20.5%以上。研发团队通过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位、综合试验站以及广东海大集团下属的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建立了“育种中心—扩繁基地—示范应用—养殖户”的团头鲂“华海1号”良种推广体系,促进团头鲂种业可持续发展。团头鲂育种成果获得2019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农业农村部2018—201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目前,成果相关技术和品种已在湖北、湖南、江苏、安徽、天津等十几个省市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近3年累计推广面积126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武昌鱼在湖北畅游了半个多世纪,游进了我国名贵水产品的行列。华农研发团队表示,未来将把“华海1号”生长快速、成活率高的品种优势与湖北地区素有的原生态“种青养鱼”模式相结合,还原武昌鱼肉质细腻、嫩滑鲜美的口感,可在养殖增量的同时,确保提升品质,打好武昌鱼的“有机牌”,让武昌鱼“游”得更远。

再生稻高产栽培 3年增收12.6亿元

湖北是再生稻种植大省和再生稻种植技术研发中心,常年种植面积约300万亩,再生稻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大产业。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等合作研发,省农业科技服务“515”水稻团队集成推广。技术模式破解了传统再生稻生产过程的技术瓶颈,一是破解了传统再生稻人工收割的难题,可实现头季机械收获和全程机械化生产;二是解决了再生季产量不高不稳的技术瓶颈,在湖北省主要产区头季和再生季亩产分别达到630公斤和350公斤,每亩比中稻增产320公斤以上;三是协同了水稻生产增产不增效的矛盾,仅再生季每亩增加纯收入450元以上;四是为节肥减药和可持续绿色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途径。与双季稻生产相比,“中稻+再生稻”模式肥料用量减少30%至50%,农药用量减少40%左右,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显著。

多年来,我省水稻团队围绕再生稻品种筛选和选育、机收再生稻栽培关键技术研发、再生稻专用收割机研创、再生稻米品质产量协同调控、再生稻米品牌建设等开展了系统研究。形成的技术成果适合在我国南方稻区种植一季稻热量有余、而种植双季稻热量又不足的地区以及中稻—冬闲地区,灌溉条件满足两季生长需要,且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稻区大面积推广。

技术成果“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2018年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荣获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近三年,累计生产应用3000多万亩,增产稻谷7.5亿公斤,增收12.6亿元以上。

《湖北日报》2023年06月29日 15版

原文链接: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306/29/content_231547.html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