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长江日报】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子赴咸宁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

核心提示: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实践团赴咸宁市崇阳县、赤壁市、通山县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实践团赴咸宁市崇阳县、赤壁市、通山县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同学们以农村社会调查项目为依托,运用专业所学,在调查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深对农村社会认识,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

 

 

同学们深入基层,在调查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村民万佳对此大有感触,几年前他在外打工,一个月只能挣三四千块钱,现在他回乡发展,抓住羊楼洞作为万里茶道起点的特色,细心研究茶文化,实现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相结合,他开设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传承馆,成为一代新乡贤,带动300余名村民共同就业。

通山县高坑村村书记陈胜利在外创业,打拼出七个产业遍布地产、餐饮、娱乐等行业,但他却毅然选择回乡担任村书记,回报这片陪伴他成长的地方,用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梦”。

陈胜利表示,“目前我们正在大力发展虾稻混合养殖产业,虾稻共作可以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收’,在提高农民的综合收益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水产养殖尾水污染。村里已经种植了千余亩,村民的反响很不错。”

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的崇阳县铜钟乡楚瑞斌乡长介绍:“我们不仅重视发展旅游业,规划一片区域种花田吸引游客前来,同时还发挥当地优势将有观赏价值的中药材进行混种,在茶园配合种植樱花、桃花、银杏、红枫、乌桕等有色花叶树种,形成“五彩茶园”特色产业。位于葛仙山脚下的崇阳县天城镇茅井村,曾是该县唯一与县城不通车的村,落后的交通阻碍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进度,落后的交通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但如今崭新的柏油公路畅联起通往县城的致富路。

在30天的调研中,实践团成员们深入3个县、38个乡镇、132个村,共收集1000余份问卷,在与村民的交谈中逐渐了解乡村,深入乡村,服务乡村。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田北海院长表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希望同学们当好信息采集员、资源链接者、农业农村见习研究员、“三农”政策宣讲员和农民的勤务员,培养“知情意行合一”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下村入户中将专业知识应用于调研实践中,将汗水挥洒在祖国大地上。(通讯员肖俊樊 赵昊 陈祎 摄影陈祎)

责任编辑:晏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