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推动教学创新 培养一流人才

——第四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观察

核心提示: 4月20日至21日,第四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我校举办,来自湖北省45所本科高校的123名教师(团队)同台竞技。我校获特等奖6项、一等奖3项,同时获评优秀组织奖。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晏华华  通讯员 孙倩茹 郭盛美 )4月20日至21日,第四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我校举办,来自湖北省45所本科高校的123名教师(团队)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华中科技大学万琳教授等23个教师(团队)获特等奖,华中农业大学邵继中教授等26个教师(团队)获一等奖,海军工程大学付天晖教授等34个教师(团队)获二等奖,武汉轻工大学王北海教授等40个教师(团队)获三等奖。我校获特等奖6项、一等奖3项,同时获评优秀组织奖。获特等奖的团队将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大赛。

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被誉为“教师教学竞赛中的奥林匹克”,是高校教师认可度最高、难度最大的比赛之一,赛事对促进教学改革创新、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发挥了积极作用,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湖北省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大赛按照“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等领域设7个大组,设置了网络评审与现场决赛两个环节,其中课堂教学实录视频、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为网络评审,教学创新设计汇报为现场决赛。

以赛促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参赛教师(团队)注重以课程创新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新工科组,华中科技大学万琳教授团队讲授的《计算机图形学》是一门计算机、数学、物理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课程通过重构知识体系、构建实验框架、建构“认知空间”等方法与途径,着重提升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授课教师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与专利,学生在多个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一批学生毕业后从事计算机图形研发工作,在国产GPU和国产图形引擎领域取得新突破。

教学团队在场外模拟答辩(记者 晏华华 摄)

教学团队在场外模拟答辩(记者 晏华华 摄)

在新农医组,华中农业大学赵毓教授团队主讲的《植物学》课程以社会热点事件、学科前沿理论和国家发展政策促进知识与资源创新,通过“导研拓”混合式教学促进以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创新,通过重塑实验内容和平台构建“学做研创”四阶梯递进式实践模式。经过创新改革,课堂更活跃、学生更自信、课堂目标达成度和满意度更高,学生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等多项国际赛事中与全球顶尖高校学生同台竞技并获得佳绩。

参赛教师团队试机(学通社记者 吕旭阳摄)

参赛教师团队试机(学通社记者 吕旭阳 摄)

一名老师在试机(记者 晏华华 摄)

一名老师在试讲(记者 晏华华 摄)

在基础课程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强教授团队革新了百年经典课程《矿物岩石学》,课程通过科教融合和思政引领重塑契合新时代地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不断革新教学过程与方法。课程有效解决了低阶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习内驱力、分散教学模式难以培养高阶认知力、专门化教学习惯难以养成现代地学思维的痛点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资源永续利用、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保护和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的理论与方法。

在新文科组,武汉理工大学张晓文副教授主讲的《婚恋职场人格》课程采用三层人格叙事法,旨在解决当代中国青年的真实问题,为其提供心理养料和内核稳定方案,把学生培养成“悦己、悦他”的人格心理学受益者。课程团队通过内容创新、方法创新、资源创新、评价创新帮助学生快速入门、打破学习孤岛、解决不敢表达的问题。课程团队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改善的路上积极创新与实践,课程吸引了众多学生长期“蹭课”,慕课上的学习人数累计超70万。

以赛促改释放教育教学改革信号

本次比赛多位教师将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入教学,凸显了教育数字化改革趋势。

在基础课程组,武汉工程大学孙玉昕团队主讲的《人工智能导论》,使用“3E”(Experience、Exploration、Experiment)教学法,贯通课前课后、线上线下多个环节,提升课程的信息化水平、“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和专业融合水平。课程还利用AI赋能思政教育,加强学生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科学素养、伦理道德和协作创新培育。

早上8时,第一为教师开讲(记者 晏华华 摄)

早上8时,第一位参赛教师开讲(记者 晏华华 摄)

在新文科组,华中师范大学甘玮团队带来的《音乐教育数字化理论与实践》是一门学科领域的首创课程,课程旨在培养掌握理论、创作和技能的复合型音乐人才,课程自主研发了可视化、多元化和科学化的教学工具,并入选2023年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的观摩点,获得了2项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和1项国家标准立项。

在新工科组,三峡大学杨蔚华副教授以“AI+教育”理念赋能《机械设计》课程数字化转型,利用知识图谱绘制教学蓝图构建多维、拓展、可视化的完整知识体系,利用图谱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多维度增强混合式教学,将问题图谱融入PBL翻转课堂促进学生多路径学习,形成全过程“多元+多维”综合评价及反馈机制。

一名教师在场外紧张备赛(记者 晏华华 摄)

一名教师在场外紧张备赛(记者 晏华华 摄)

大赛还突出了课程思政导向。在课程思政组,武汉大学杨杪团队带来的《诊断学实验》课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引导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培养“大医精诚”的好医生。课程带来学生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一批学生在疫情期间自发坚守岗位守护人民生命安康。

华中农业大学曹敏惠教授团队主讲的《有机化学》课程,引导学生探索农业与生命科学前沿、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情怀和科技报国担当,教师团队持续提升课程思政系统性和科学性,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思政贯穿全程,创设立体育人场域实现浸润式育人。在课程带动下,一批学生回到家乡用有机化学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多门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建设,倡导师生共创,共同成长。教师更加注重经典教育理论在课程中的运用和MOOC教学方式的使用。

以赛促练巩固备赛办赛保障能力

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湖北省赛由湖北省教育厅指导,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前三届湖北省赛分别于2021年、2022年、2023年由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承办,今年已是学校第二年连续举办这项赛事。

早在2023年12月,第四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我校启动。校长李召虎表示,作为本届大赛的承办方,学校将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在充分吸收过去承办湖北省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大赛各项筹备、组织工作,确保大赛顺利圆满完成。

今年1月6日,我校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举行,来自12个教学单位的24名教师按照教授及课程思政、副教授、讲师等3个赛道进行教学设计创新汇报,校党委书记高翅莅临现场指导。

参赛教师报道(记者 晏华华 摄)

参赛教师报到(记者 晏华华 摄)

工作人员为参赛教师调试设备(学通社记者 郦雪怡 摄)

工作人员为参赛教师调试设备(学通社记者 郦雪怡 摄)

志愿者在候场区为参赛教师服务(学通社记者 郦雪怡 摄)

志愿者在候场区为参赛教师服务(学通社记者 郦雪怡 摄)

今年3月,学校成立了由各职能部门组成的大赛筹备工作组,综合协调组、赛务组、会务组、宣传组、保障组通力协作,强化沟通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完善赛务保障,在传承好上届大赛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将本届大赛组织、服务工作做到更细、更实、更精,确保赛事承办任务顺利完成的同时,让大赛办得更有热度、有温度、有强度、有高度。不仅如此,60余名“红马甲”青年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在大赛期间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线。

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应佳到观摩室观赛并与参赛教师交流(记者 晏华华 摄)

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应佳到观摩室观赛并与参赛教师交流(记者 晏华华 摄)

湖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崔锋在观摩室观赛(记者 晏华华 摄)

湖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崔锋在观摩室观赛(记者 晏华华 摄)

赛中,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应佳、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和湖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崔锋到赛场指导工作。

工作人员合影(胡芬芬供图)

工作人员合影(通讯员 胡芬芬 供图)

大赛教学创新设计汇报环节进行了全网直播,6.25万人次观看了线上直播。线下设5个观摩室,我校各教学单位积极组织教师通过直播观赛,激励广大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省高等教育学会工作人员表示,各高校还将及时总结和凝练大赛成果,切实加强赛后反思和成果推广,着力促进大赛成果充分转化运用,继续发挥大赛的促教、促学、促研、促建、促评、促创等作用,助推湖北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审核人 王春潮

责任编辑:晏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