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光明日报】华中农业大学牵头开展长江中下游耕地产能提升科技攻关

核心提示: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中下游坡耕地红黄壤与中低产稻田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中期交流会在长沙举行。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中下游坡耕地红黄壤与中低产稻田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中期交流会在长沙举行。项目组全体成员近200人共同围绕项目进展进行了深入剖析、调研和讨论。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管理三处专员侯仁杰表示,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初步形成了坡耕地红黄壤减障提质技术,潜渍稻田减障提质与瘠薄稻田改良技术,研发了功能调理剂和新型有机肥产品,基本达成了项目中期任务目标要求。他从项目立项、过程管理、资金管理、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提出了规范项目实施的四方面要求。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陈洪松说,希望会议能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公共生态环境、农业绿色发展建言献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共同赋能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华中农大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重大项目管理处处长杨毅表示,作为“十四五”我校单个体量最大的项目。她希望项目组肩负农业科研国家队的使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践行科学家精神,落实好产业科技理念,真正将科学研究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各参与单位要同华中农大一道落实好法人单位责任,做好项目管理服务,共同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首席科学家、华中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谭文峰介绍,截至目前,项目初步形成了坡耕地红黄壤养分扩库增容与中低产稻田提质增效技术、多功能肥料与高效调理剂产品研发、抗逆高效作物品种选育、种养加绿色循环与生态保育技术模式的集成与示范推广。接下来,项目组将加快区域资源三维空间配置专家决策系统构建,结合全生命周期评价,分区分类提出面向增产目标的资源空间配置方案;针对区域中低产田关键障碍因子,加强适宜性、经济性的产品研发与应用;重点突破新型调理产品-作物品种-农艺措施协同技术集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主推技术;强化核心示范区与“两院”的引领作用,加大符合区域应用场景的产能提升、产业融合、生态保育综合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邵明安,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陈洪松,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曾希柏,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魏文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文菊,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忠武,华中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史志华等组成专家组,肯定了项目进情况,并就“加强创新增量”“创制技术产品”“提升科研实效”“研究成果集成”“加强成果应用”“打造示范样板”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邵明安院士表示,项目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成果转化应用顺利,团队配置结构合理,研究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有重要意义,前景广阔。他希望项目继续紧紧围绕总体目标开展,围绕科研中心工作开展攻关;要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为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做出显著性贡献;要注重项目时度效,重点聚焦新成果、新技术和新发明,服务国家和地方新质生产力发展。

据了解,长江中下游红黄壤和水稻土总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0%,是我国重要“粮库”,但该区中低产田比例超过65%。项目主要针对长江中下游耕地产能提升的重大需求,紧扣坡耕地红黄壤、中低产稻田的共性问题和鄂湘赣皖浙五省区域障碍因子的个性问题,按照“专项定位-目标导向-切入问题-突破瓶领-优化集成-示范推广”的技术路线,重点突破坡耕地红黄壤酸、瘦、薄、旱和低产稻田冷、渍、浅、毒等关键障碍因子消减的产品和技术,结合抗逆品种筛选和高效栽培技术与种植模式,构建分区分类综合治理模式,搭建产学研推用结合平台,实现区域农业高效化和特色产品产业化。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锐 通讯员 蒋朝常)

点击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