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主题教育】“自找苦吃”青年谈(一)

核心提示: 连日来,我校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讲述了“自找苦吃”的奋斗故事。即日起,南湖新闻网将陆续发布“自找苦吃”青年谈,让我们汲取榜样的力量,奋发向上,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肯定了“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提出了“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殷殷嘱托。连日来,我校师生深入学习回信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讲述了“自找苦吃”的奋斗故事。即日起,南湖新闻网将陆续发布“自找苦吃”青年谈,让我们汲取榜样的力量,奋发向上,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121684140971_.pic_hd

欧阳亦聃

欧阳亦聃: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在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走进大厅便能看到雕刻在墙上的白居易的《观刈麦》,诗中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恰似我们的日常工作。作为农业院校的科研工作者,我们总是会在最热的夏天去“自找苦吃”,而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拿到第一手的科研数据。

去年夏天,湖北遭遇了罕见的高温,在别人都希望这种炎热的盛夏能够快点结束的时候,我们水稻科研工作者们却“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我们希望这种酷暑能够再长一些,吃苦能再多一些,这样实验数据就能多拿一些,就能更快为我国种业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我们青年人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始终牢记“生产实践的问题在哪里,我们的科学研究的目标就在哪里”。20世纪80年代,国家启动了“863计划”,其中一个主题便是做新的杂交稻,即亚种间杂交稻,以此更好地提升我国粮食产量。但在生产中,此类杂交稻的育性低至30%,成为了杂交稻生产的一大 “硬骨头”。30年前,我们团队在张启发老师的领导下开始啃这块“硬骨头”。30年间,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加入团队做出自己的贡献,把自己手里的成果像接力棒一样传给下一代。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发表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把亚种间杂交稻的育性从30%提高到了85%,使其在生产上变得可用。

用30年的时间用心地做好一件事情,用30年的时间培养一批批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人才,我们正以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为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李昂

李昂

李昂:用青春的“苦”熬制中国农业的“甜”

从少熬夜到系好第一粒扣子,从立鸿鹄志到做奋进者,或嘱托或鼓励。放眼全球,也没有哪个政党,没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对青年的成长如此关心,也没有哪个国家的青年有这样的成长和学习的氛围。

无论是在给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还是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习近平总书记都对青年人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回信中明确提到青年人应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我们需要在学校和学科的历史中汲取成长力量,理解久久为功的深刻含义。当下年轻人的迷茫焦虑被社会广泛地讨论,我联想到了果树同期的现象,所谓的同期就是指果树从实生到开花结果,需要经历很多年的时间,身处同期的果树不能开出艳丽的花朵,也不能结出香甜美味的果实,只能在风吹日晒雨淋中慢慢长大。

如今不少青年或许因为学习或者科研任务感觉到焦虑不安、迷茫惶恐,但可能只是像果树般正处在一个生长的同期,一些控制同期基因的表达还没有得到抑制,因此青年需要向同期的果树学习,放下焦虑,抛下包袱,扎根土地,尽情地汲取营养,去迎接风雨,坚信自己终究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终究会长成一棵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的大树。

农科生需要认识到乡村振兴舞台上的机遇和挑战,解答好人民赋予的新时代命题。我们的研究应该从农业产业实际问题中来,科研成果应该服务到农业产业中去,只有实现这“一来一去”的循环,才能打破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闭环。为此,青年需要在实验室内撸起袖子,在田间地头上俯下身子,甩开膀子,为国家的果树产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想,“自找苦吃”的苦不仅是埋头苦干的苦,还是良药苦口的苦,苦尽甘来的苦。未来的华农青年不仅需要牢记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殷殷嘱托,还需勇于用青春的“苦”熬制中国农业的“甜”,为中华复兴而读书,为乡村振兴而奋斗。

张乐

张乐(以上照片均由讲述者本人提供)

张乐:迫切希望为山区的孩子们带去一点点“光亮”

作为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南湖旁的玉米、棉花等作物我们都参与种过,收获的黄瓜也会带着分给辅导员们品尝。

耕种并收获值得喜悦,但是耕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所学的一门课里,耕种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即使下课,我们也会时常惦记着自己的作物。这门课整整持续了三个学期,无论天寒酷暑,从不间断。虽然辛苦,但耕种后会有收获。于我而言有两点非常直观的感受,一是要珍惜粮食,从一个小种子,到真正看到的果实,生命孕育的过程非常神奇。第二,个人的性格也得到了塑造。

曾经,学校组织我们到了上海嘉兴等地方追寻先烈们的足迹。在上海时我们遇到的困难很多,在30度高温里奔波,我们都觉得很辛苦。但是先辈们当时比现在辛苦千万倍。相较而言,我们这并不算吃苦。我时常想起那趟红色之旅,当时我们有一个口号,“要是觉得生活苦,想想红军两万五”,以此来勉励自己。

就是在这样的点点滴滴中,一些红色的基因真正融入到我们的小生活中。

我父亲是国家级贫困村的一个村支书。父亲将我带到他扶贫的村子里,一户人家里两个孩子的爸爸因为疾病去世了,妈妈离开了。只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他们家里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疫情期间,孩子每次上网课需要到隔壁很远的另一个村里亲戚家上网课,这个原因导致孩子跟不上学业。

我常常在想,我们能为这样的孩子们做些什么,之后的大学时光里,不管是听徐本禹老师的故事,还是其他人支教的一些故事,都深深触动到了我。我迫切希望真正为这些孩子带去一点点光亮一点点帮助。个人的力量很渺小却也是有意义的,我们每一个人每一棒的薪火传递,最后一定能帮助更多的孩子们,为他们带去知识和教育,给他们带去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成为一个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

(讲述者: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欧阳亦聃、本禹志愿服务队第十二届研支团队长李昂、本禹志愿服务队第十九届研支团队长张乐  综合整理:刘奕凡、张雅仪、孟丹琼  审核人 吴义生)

责任编辑:晏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