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新闻专题 > 正文

陈国顺:党史学习 首在明理

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党中央要求,全党上下要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欲事立,须是心立。’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明理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前提。要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有序有效,关键要走好“学史明理”的首要一步,把“理”学明、悟明、讲明、理明,为“增信”奠定思想之基,为“崇德”奠定力量之基,为“力行”奠定方向之基。

一、明历史之理,牢牢树立大历史观

通过学党史,做到悟原理、求真理、明事理,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1.精心学好党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营养剂,也是一面镜子。不学历史,就容易走改弦易辙的邪路和封闭僵化的老路。总书记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前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要坚持学在前、学原文,原汁原味学,联系实际学,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铭记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非凡历程和伟大贡献,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刻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和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和伟大精神,真懂真信真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之理,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坚持不懈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涵养历史思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要保持历史敬畏感,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要培养历史逻辑,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探究历史规律、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顺应世界大势,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坚定“四个自信”。

3.自觉担负历史责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身处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党员干部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始终牢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格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中、在奋力推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奋发有为,为服务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砥砺前行、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明人民之理,牢牢树立为人民服务观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1.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宗旨。一切为了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不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检验共产党员党性宗旨的根本标尺。党员干部要坚定师生利益至上的人民情怀,牢记人民公仆的共产党员身份,以为师生解决“急难愁盼”的实事难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全校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决做到教育、管理、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有力。

2.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首先是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师生,践行一线规则,深入师生了解民情民意、民忧民困,以师生的拥护度、满意度、认可度为工作的检验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校师生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目标,不断提升师生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3.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紧紧依靠师生,充分尊重全校师生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全校师生的创造热情和工作激情,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三、明奋斗之理,牢牢树立艰苦奋斗观

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要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奋勇前进。

1.赓续共产党人奋斗精神血脉。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抗战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区精神、女排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北斗精神等,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具体反映。共产党人要挺起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必须发扬红色传统,必须传承红色基因,必须赓续红色血脉。

2.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必须让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奋斗”这个词。2018年5月2日,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叮嘱年青一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2019年4月30日,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2021年总书记元旦寄语:“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3.不断提高奋斗本领。领导干部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理论上清醒,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不断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要坚持在重大斗争中磨砺, 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在困难大、矛盾多的斗争中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

四、明团结之理,牢牢树立团结观

一部中国共产党史,就是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历史。党的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党的生命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1.坚信团结就是力量。在我国发展历史上,团结从来是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英勇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不断推进党的事业向前发展的精神力量所在。1956年,党的八大第一次把团结和统一写进党章并指出:“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所在。经常注意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是每一个党员的神圣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要充分认识团结对班子建设、学院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团结。

2.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加强政治建设是实现党内团结的根本保障,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当前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政治建设固思想之基、聚团结之力。要大力弘扬团结的价值观,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组织,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真正做到讲团结、会团结,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3.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发扬广泛民主,团结就更有力量;实现紧密团结,民主就更有基础。要不折不扣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本组织原则,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开展广泛的民主管理与监督,努力实现团结和民主的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党的各级组织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确保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作者系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陈国顺)

责任编辑:刘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