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战“疫”故事】坚守一方的“战疫人”

核心提示: 距武汉封城已近两月的时间,校园疫情防控积极向好,狮山宁静和谐美丽。在已过去的50多天战“疫”里,很多老师虽不在抗疫一线,却选择坚守岗位,在非常之时、尽非常之责,尽心尽力用行动守护狮山。

 距武汉封城已近两月的时间,校园疫情防控积极向好,狮山宁静和谐美丽。在已过去的50多天战“疫”里,很多老师虽不在抗疫一线,却选择坚守岗位,在非常之时、尽非常之责,尽心尽力用行动守护狮山。

站好最后一班岗

疫情期间,在人文楼办公楼,总能看到一个步履缓慢的身影,他便是文法学院王灿老师。

今年7月,王灿便要退休了。

1月23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尽管知道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病毒的易感人群,但得知学院人手不够后,王灿立即主动向学院提出申请:“排班的时候尽量多给我排,哪里缺人手就喊上我。”

2月12日,重庆云阳县捐赠的爱心蔬菜抵达学校,得知这个消息后,王灿立刻报名参与志愿服务。清点数目、核对名单、搬运、送至离退休老师们手中……忙完几个小时后,尽管辛苦,可王灿觉得,特殊时期,能够帮到大家,是件开心的事情。

可没想到的是,没几天,王灿突然腰痛发作,剧烈的疼痛的让他连起身都十分困难,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暂停了去办公室值班。可看着学院人手紧缺,王灿一直放心不下。休息了不到一周,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吹响“总攻”的集结号,严控小区出入成为关键环节,各学院党员服务队开始轮番驻守西苑值班。看到这个消息,王灿又在家里待不住了。“学院领导一直担心我腰伤还没有好,前两次报名都被他们劝回去了,第三次报名时,我反复强调自己已经好多了,巡逻没问题,这才抢到了机会。”王灿说。

可事实上,巡逻4个小时,步行近20000步,对王灿来说并非易事。每走上半个小时,他的腰就开始隐隐作痛,必须停下来休息一会。值班结束后,腰痛难忍的王灿咬着牙徐徐走回家里。

腰痛稍微恢复后,他又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得知学院退休教师丁老师的降血压药马上吃完了,王灿马上去医院为丁老师买药并送到其家中。学校超市关闭后需要志愿者值班,他又主动报了名……

他说:“很珍惜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段时光,我只想尽力多做一点。”

守好抗疫“大后方”

过去的两个月,对资源与环境学院的丁忠来说,是忙碌而又充实的。

多年寒假一直在学校值班的他,本打算今年和爱人一起回老家过年,却因为“封校”留了下来。丁忠是个闲不住的人,想到特殊时期学院肯定缺人手,便主动报名值班,这一值守就是近50天。

丁忠说,他做的都是一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可在学院教职工眼中,他一次次暖心的举动是困难时期的“及时雨”。

学院离退休教职工家里需要什么,一个电话,他便立马送到。看到大楼值班人员缺少口罩和消毒液,便想办法买来给大家送去。得知学院有留校学生发热,他也立刻打去电话,并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1月底,疫情形势愈发严峻,丁忠在值班时突然接到一位女老师的电话,需要去医院做孕期检查。得知情况后,丁忠立即给院领导汇报,帮助她办理了临时出门证明。出门时,丁忠发现她缺少手套和口罩,想到医院是疫情高风险地,他特别不放心,便把自己家仅有的一盒一次性医用口罩和手套送给了她。

学院有位老师是确诊病例密切接触人员,需要居家隔离观察,丁忠每天都会和他保持联系,除了记录体温,丁忠还会和他拉拉家常,了解他的生活困难。得知他没有笔记本电脑在线办公时,丁忠立刻想办法将电脑送到了老师家里。

除了帮助师生们解决特殊困难,丁忠也时刻牵挂着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1月下旬,医疗物资极为欠缺,丁忠便想办法在各个校友微信群发布接收捐赠信息。他还和学院师生校友一起开展募捐活动,狮山资环会广东校友会、深圳BBQ群校友等陆续为学校捐赠了一批防“疫”物资,为学校疫情防控提供了保障。

丁忠说,特殊时期,特别能够理解大家面临的现实困难,既然没法冲锋到一线去,能够在后方帮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向逆行的白衣天使们致敬。

当好战时“大管家”

上午10点前统计好学院2364位师生和离退休老同志的健康和位置信息,下午3点前落实“日报告、零报告”,中途抽空给离退休教职开药、买菜,晚上8点前,汇总当天情况写好工作通报,发送给学院疫情防控各工作组成员,接着梳理离退休老师开药、购物需求,做好第二天的工作计划……这是周洪亮的战疫日常。

周洪亮是工学院办公室主任,封城之时,他选择留在学校。日常信息报送、办公室和基地值班、服务离退休老师、党员志愿服务……每一次他都冲锋在前。

精准服务老同志是学院疫情防控中的重点和难点。疫情伊始,他迅速联系了身处校外的高亮、张建春、孟亮、吴兰兰等几位老师组建了工作组,通过电话了解老同志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很快便摸清学院66名离退休教师信息。

每天为老同志采购生活物资、代购药品、取快递,西苑、北苑、南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一位老同志因为体温异常居家隔离,子女不在身边,周洪亮多次上门送生活物资和必需药品,还经常跟他视频聊天,有时一聊就是一个小时。“小周好样的,你自己也要注意安全。”微信群里,有老同志发自内心的感谢。

为了做好疫情期间学院公共区域安全保障,他带头到办公室值班,每隔几天都会到实验室和机电工程训练中心实地查看。办公楼消杀,他也会“客串”,同物业人员层层消杀,不留死角。他还千方百计采购口罩、雨衣等防疫物资,从实验室找来酒精,稀释后分发给值班老师,做好物资保障。忙碌的工作,让周洪亮顾不上家里,甚至还给家人带来了风险。为了保护家人,周洪亮一直住在单独的房间,在家中也尽量减少与他们的接触。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向好的势头发展,周洪亮的战“疫”工作仍在进行,在做好疫情防控和日常工作的同时,正积极为学院复工复学做好准备。

做好科研“勤务兵”

“科研工作争分夺秒,一丝一毫都耽误不得,一定要把疫情对科研的影响降到最低。”涂立超是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科研秘书,疫情期间一直在校,尽心尽力为学院师生的科研工作做好服务。

疫情期间,学院共申报了9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湖北省科技厅项目、4项武汉市应用基础前沿项目。学院张启发、林拥军、邢永忠、李友国、张吉斌、梁运祥六位老师积极参与科技“战疫”,为2020年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专项指南建议提交了7份建议书。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繁重而又细致的组织联络工作。疫情期间不能见面交流,他就开展“云服务”,建立多个项目申报工作群,及时发布申报政策、通知,组织在线工作交流。

“只要我把服务做好,老师们就能少花一些精力在这个上面,多投入一些到研究中。”日常的工作答疑,他都是“一对一”服务,一个项目申报书,反复通过网络、电话沟通几十次是常态,即便是春节的那几天,他都没有闲着,有问题随时回复解决。

有些老师因疫情原因不能返校,科研实验材料、仪器设备面临无人管理的难题,他便主动扛起“代管”和联络的任务。学院梅余霞老师保存在液氮中的细胞需要及时补充液氮,向他求助。他随即联系到在校的曹扬荣教授,向他寻求帮助,借了一罐液氮应急,专业操作不会就向在校的师生寻求帮助,及时解决了梅老师的燃眉之急。

“我是生科院的一个‘新兵’,做的都是一些小事,疫情期间,学院老师们守望相助,让我感受到大家的团结和热心。曹扬荣教授主动帮我们从五楼步梯搬液氮、何进教授给韩文元教授保存菌种、丰明乾教授多次组织团购液氮……是他们影响带动了我,我应该服务好大家。” 涂立超说。

正如涂立超所言,校园里,立足岗位、默默奉献的师生还有很多,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尽一份责任、守一方平安。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一张平凡的面孔、每一段平凡的故事都值得致敬与铭记。

(文字:常慕佳 陈锦 匡敏)

 审核人:程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