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迎新季】郎翔阳光:九三阅兵点燃我的红色初心

郎翔阳光自我介绍(长江日报、新媒体中心记者 傅炫瑞 摄制)

9月3日上午,经济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郎翔阳光早早来到学院会议室,目光紧紧锁定屏幕——他要全程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对他而言,这场盛典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郎翔阳光同学正在观看阅兵(学通社记者 高言曦 摄)

“我父亲是一名现役军人,曾作为受阅将士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阅兵、建军90周年朱日和沙场阅兵,还两次荣立三等功。”郎翔阳光语气中带着自豪,“今天,我正式成为一名大学生;也是今天,九三阅兵在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两个‘特殊’节点的碰撞,让站在人生新起点的我豁然开朗:不仅要做红色血脉的坚定继承者,更要当红色种子的积极播种者!”

郎翔阳光(学通社记者 刘博文 摄)

郎翔阳光的成长轨迹中,处处浸润着红色基因。

出生于辽宁沈阳的他,从小就与东北抗联精神紧密相连。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里,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件件遗物、一张张照片,都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中。“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里,靠着棉絮、树皮充饥,始终坚守战斗岗位,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这让我真切明白,爱国从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危难时刻为家国挺身而出的勇气与担当。”

成长在军人家庭的他,从小便在红色家风中耳濡目染。父亲每次难得的回家时光,都成了他最生动的“爱国课”。“父亲从不对我讲大道理,但他说起部队经历时的郑重神情,看到国旗升起时的肃立凝望,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

他还把这份红色情怀融入兴趣爱好,用小提琴传递爱国温度。与小提琴相伴十一年的他,常主动为学校的红色宣传合唱比赛伴奏。“有一次演奏《我和我的祖国》,为了让小提琴旋律与钢琴伴奏完美融合,我抱着琴反复听原版、练细节,逐句琢磨如何用弓法传递出歌词里的深情。”说着,他还下意识地比划了一下握弓的姿势,“我想通过琴声,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家国热爱。”

郎翔阳光与母亲留影(学通社记者 刘博文 摄)

当受阅方阵迈着铿锵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郎翔阳光的眼眶不知不觉湿润了。“看着阅兵场上的铿锵步履,我更懂了‘抗战精神’从不是陈列的历史,而是要刻进骨子里、落在行动上的力量。今后无论是钻研学业还是服务社会,我都会带着这份坚韧与赤诚,一步步踏实向前。”

(本文由校新闻中心记者晏华华采访整理 审核人 吴义生)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