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迎新季】校党委书记姚江林与2025级新生家长共话大学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杨正莲)9月3日下午,校党委书记姚江林走进“共同空间”,与新生家长面对面交流。学校办公室、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校园建设与安全保卫部、资产经营与后勤保障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交流,活动由校团委副书记陈锦主持。

校党委书记姚江林与新生家长面对面交流(学通社记者 杨馨睿 摄)

活动伊始,姚江林对家长朋友们的到来表达了热烈欢迎,并对各位家长和新生选择华农表达了感谢。他从自己40年前到华中农业大学求学的经历谈起,用“六个一”描绘了心目中的华中农大。他谈到,华中农大拥有127年的办学历史,为农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5平方公里山水校园得天独厚、情境交融,春天鸟语花香,秋天瓜果飘香,贯穿全年的“两季三节”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五育融通、师生融乐”,校园管理规范严格、校园生活安宁和谐,连续三届获评"全国文明校园",是师生学习、科研、生活的理想园地。他介绍,华农是一所特色发展、实力强劲的学校,学科优势特色明显,5个“双一流”学科,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万分之一,师资队伍硕彦荟聚,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有着深厚基础和卓越贡献。

活动现场(通讯员 戴壮 摄)

在随后的交流过程中,家长们纷纷表达了对于学校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的关注和祝福。姚江林同大家围绕人才培养、学生学业支持与发展、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等话题开展了深入交流,现场氛围轻松热烈。

一位家长提问“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推动学校传统优势学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进行交叉融合,为学生开辟新的、前沿的发展方向和课程资源?”姚江林表示,学校正以数智教育为突破口,以科研范式转型为着力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立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相互支撑、带动学科全面提升良性循环的有效机制。实施数智创造力提升计划,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创设基于“人工智能+人类智慧”(AI+HI)深度交互的教育教学模式,建优“人工智能+”课程群,更加重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创新。他结合学校正在推进的“农业人工智能+”、生猪产业融合创新平台等改革创新模式谈到,学校将深入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通、学科交叉融合,将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效转化为一流的人才培养资源。

现场家长互动交流(学通社记者 杨馨睿 摄)

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新文科”建设,姚江林谈到,学校正以推进人文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将人文实验室作为新文科建设的载体和科研范式改革的重要载体,推进农文结合、农理结合、文工结合,更加强调交叉融合、打破学科壁垒,推进文科脱虚向实,能够真正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解决中国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问题。要注重强化学生追踪前沿、认识理解复杂社会现象能力和系统科学思维的培养,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技术,促进新文科人才培养理念、模式改革,提升“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结合家长提出的价值塑造、思想引领等问题,姚江林谈到,“立德树人”是学校的使命任务,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培育富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力、实践创新力、数智创造力、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坚持把价值塑造放在首位,以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引领,深化“三全育人、五育融通、师生融乐、全面发展”,实施时代英才培育行动,引导师生以奉献对人类和地球都健康的丰富衣食为使命,积极践行“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殷切嘱托,引领带动广大师生为中华复兴而育人、为中华复兴而读书。

有家长提出建议,要引导学生到产业一线多实践锻炼,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和行业就业竞争力。姚江林表示赞同,他以“扬翔班”为例介绍了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他表示,学校正以“项目制”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培养三位一体改革,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以真研究问题去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去解决真问题,以真实的应用场景锤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现场家长认真聆听(学通社记者 杨馨睿 摄

姚江林给2025级新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学会独立,从生活自理到学业自立,迅速融入大学生活,拥有自主选择和判断的能力;二是坚持锻炼,拥有健康的身心体魄,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三是务实力行,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积极践行“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校训精神。他表示,“宏农学、扬国光”是华农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希望新生同学们能够肩负起强农兴农的使命任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浩瀚征程中,书写属于华农学子的青春答卷!

审核人 陈锦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