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为家乡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这是河南济源新生张嘉航踏入华中农业大学时许下的心愿。他带着一份厚重的乡土情怀,成为农业工程专业的一员,也成了“智慧农业”时代的一名青年注脚。
张嘉航自我介绍(新媒体中心记者 明楚涵 摄制)
生长于沃野千里的中原粮仓,张嘉航自幼目睹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对发展农业的重要性深有体会,也更明白它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正是这份认知,让他早早萌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为家乡、为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做点什么?他敏锐地察觉到传统农业正站在转型的路口——亟需科技赋能,也急需年轻力量的加入。
基于此,他坚定地选择了农业工程专业。“这个专业融合了人工智能、自动化和传统农学,是农业走向精细化、智能化的关键。”讲到这里,他的眼睛亮了起来,“我希望将来能用自己的所学,将农民们的双手解放出来。”
对于大学生活,张嘉航早已做好规划。他希望尽快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争取早一点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他不愿做“纸上谈兵”的学生,更渴望早点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爱好丰富的他也很期待在课余时间发展更多兴趣爱好,“我喜欢画画、打篮球、看电影,想在一些社团和文体活动中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报到当天,他就去参观了最期待的校园活动——“南湖跑”的跑道和打卡点。“每晚那么多同学一起跑步,氛围特别好,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感受独特的校园文化。”

张嘉航参观“南湖跑”打卡点(记者 杜乂旻 摄)
“我希望成为一名既懂技术又热爱生活的人,未来用科技反哺家乡,为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嘉航眼神坚定地说道。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杜乂旻 审核人 吴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