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络讯(通讯员 徐倩 张慧慧)7月8日至10日,由中国化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设计大赛“芸生-岛津杯”华中赛区竞赛在合肥安徽大学落幕。来自华中地区80所高校227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我校共四支队伍参赛,经过激烈竞逐,我校代表队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化学学院参赛队伍合影(通讯员 杨春燕 供图)
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学科竞赛。大赛旨在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激发大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与潜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该赛事要求参赛队伍基于扎实的理论基础,设计并完成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化学实验项目,充分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大赛分有分赛区竞赛和全国总竞赛,设有论文、实验视频初赛评审,现场答辩复赛评审等环节。竞赛内容分为新创实验、改进实验、科普实验和数智化实验四个赛道,每个学校每个赛道限选1支队伍参赛。自比赛开启以来,我校化学学院面向全校举办了化学文化节暨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遴选出了4支队伍报名参赛。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华中地区80所高校的227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经过校赛、地区初赛层层选拔,共有109支队伍入围复赛。
经过激烈的角逐,由江洪、李雪刚老师指导的梁思瑶,杨春燕,张慧慧,黄奇帅四位同学的作品“基于机器学习多通道AIE荧光法快速识别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斩获“数智化实验”赛道一等奖,获得华中赛区一等奖。该团队设计合成了可以靶向识别致病菌的荧光探针,通过检测荧光强度,数字化算法处理得到的荧光强度数据,可以快速识别致病菌。除此之外,该团队还开发了AI化学学伴智能体,辅助老师开展教学,激发了学生对“化学+AI”学科交叉的兴趣。应化专业学生田雨、刘亚柠、李梓豪等的作品“动态动力学拆分制备S-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刘强、陈俊辉、孟祥顺等的作品“艾韵悠悠,传承千古——艾草的活性成分揭秘”及赵雅楠、徐倩、陈斐杨等的作品“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制备芳香酮实验的改进”均获得华中赛区二等奖。

数智化团队合照 (通讯员 梁思瑶 供图)
赛后,化学学院应化2303班梁思瑶谈到:“参加此次比赛收获颇多,不仅增长了我们的见识,也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对于数智化的理解,感谢江洪老师和李雪刚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以及队员们的通力合作,感谢学校和学院的鼎力支持,我们将带着大赛赋予我们的视野、能力和责任感,继续探索科技前沿,致力于用数智技术解决更多实际问题,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贡献属于我们青年一代的智慧与力量!”
据悉,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34项、二等奖57项、三等奖68项。
审核:曹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