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璇洁 熊晓磊 )11月8日下午,在第一综合楼A座202会议室,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以“勤奋与科研”为主题,与我校青年师生展开了一场轻松愉快的对话交流,座谈会由水产学院曹小娟教授主持。
曹小娟教授简要介绍了刘少军院士在水产学术、产业领域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并勉励年轻学者多与资深专家互动交流学习,汲取奋斗经验,为推动我国教育与科研事业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刘少军院士和师生们面对面交流(张露 供图)
座谈会上,参会人员踊跃提问,从基因编辑技术在淡水鱼养殖中的应用,到饲料转化与生态养殖的研究,再到智慧农业与人工智能的产业问题。刘少军院士和参会师生讨论了各类学科前沿问题,也畅聊自己对科研与产业转化、科研之路的困惑与突破等问题的感受。

师生们踊跃交流(熊晓磊 供图)
水产养殖专业2025级博士研究生陈玉佩从自己的研究出发,向刘院士请教马口鱼XY与YY比例失衡的问题。刘院士结合自己在鱼类远缘杂交和雌核发育研究领域的经验,探讨了卵子生成阶段异常、YY超雄鱼成活率低等原因,提出马口鱼胚胎发育追踪等可行性方法。与会的巟井克俊教授也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会人员集体合影(张露 供图)
除了具体的科研问题,刘院士还分享了自己面对科研瓶颈时期的心路历程。他以团队建设为例,生动形象讲解持续学习与交流对建立科研自信的重要性。针对年轻科研人员常有的“明日即将成功”的错觉与现实的落差,他则分享了如何从失败中寻找灵感和继续前进的办法。刘院士还特别提到,实验材料的成功获得是水产科技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深耕养殖一线,才能解决实验材料的不可控性,才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方法克服困难,实现科研突破。
座谈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刘少军院士感慨:“和年轻人交流是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事,也是我最珍贵的财富。你们就是国家的未来,你们的每一次参与和推动,都让我们的未来前进更坚实一步,也让我对科研事业增多一分希望。”
师生们纷纷表示,这次座谈会让他们深受启发,不仅对科研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坚定了开拓向前的信心。他们将以刘少军院士为榜样,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水产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背景资料】
刘少军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带领团队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在鱼类远缘杂交和雌核发育研究领域的理论-技术-产品方面取得了突出创新成绩,为我国水产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审核:曹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