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迎新季】法提玛・拉提夫:愿做中巴友谊的桥梁

法提玛・拉提夫自我介绍(新媒体中心记者 傅炫瑞 摄制)

修长的身形、高挺的鼻梁、象牙色的肌肤——在2025级新生中,这位有着异域气质的女生格外亮眼。她是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2505班的法提玛・拉提夫,出生于爱尔兰,有着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双重血统,如今为中国公民。

法提玛・拉提夫(记者 晏华华)

“在巴基斯坦的乌尔都语里,‘法提玛・拉提夫’藏着‘美丽、平安、健康、幸运’的美好寓意。”法提玛笑着说,在国内长大、求学,正是这份幸运的最好注解。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国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都有坚实保障,还能为我们这些年轻人提供优质的就业、创业环境。”

法提玛常和巴基斯坦的堂哥视频聊天,在家人眼中,“中国就像最靠谱的邻居和兄弟”。说起中巴经济走廊,法提玛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中国帮巴基斯坦建瓜达尔港、修电站、盖学校,变化太大了!”她掰着手指举例,“瓜达尔港建成后,好多巴基斯坦人找到了稳定工作,家里收入涨了不少——这份中巴情谊,我的亲戚们都实实在在记在心里呢!”

法提玛・拉提夫与妈妈、姥姥和姨姥在狮子山广场留影(记者 晏华华 摄)

9月1日报道当天,法提玛的妈妈、姥姥和姨姥特意陪着她一起来到学校,三位长辈一边帮她整理行李,一边不住地叮嘱她“在学校要好好加油”。聊起对大学生活的畅想,法提玛眼睛亮晶晶的:她不仅希望能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还打算积极报名各类学科竞赛,好好给自己的学习经历“添点彩”。

对于未来,法提玛有着清晰的规划:大学毕业后,她计划到巴基斯坦,把自己在中国的成长点滴、求学感悟讲给更多巴基斯坦朋友听。“我想做中巴两国年轻人之间的‘传声筒’,把彼此的故事讲给对方听。”法提玛说,这就是她心中“友谊桥梁”的样子。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晏华华  审核人 吴义生)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