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伟豪 李果然)7月13日,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十一届“丰广杯”湖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决赛在湖北理工学院闭幕,华中农业大学代表队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华中农业大学获优秀组织奖。
本次竞赛共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48所院校报送786项参赛作品参赛。比赛项目分为命题类、自选类和讲课类,经过网上初审、线下决赛、汇报答辩和现场演示等环节,最终评出一等奖78项,二等奖158项,三等奖157项。
由我校工学院老师指导,来自工学院、园艺林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等多个专业的同学共完成18项参赛作品,其中13项作品经过初审进入决赛。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中,由谭佐军教授指导的“基于可穿戴碳纳米管石墨应变传感器测量微小位移”以乳胶为基底并涂上石墨碳纳米管双层复合膜制成的传感器对微小位移的测量达到纳米级精度,适合大规模农业生产检测。由沈环副教授、张纾副教授指导的“基于AI智能辅助分光计进行三棱镜折射率的测量”开发了AI实验教学平台,将AI技术贯穿于课前辅助预习、课中辅助操作和课后拓展,同时利用openCV对影像进行视觉跟踪,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实验精度。由刘浩蓬工程师、谢静副教授指导的“基于双电机系统的电磁感应效率测量与结构优化”聚焦电磁感应能量转换的核心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双机交替标定法”,实现单个电机效率的精确测量,开发软件界面进行实时数据处理与分析,形成了完整的实验系统。由桂容副教授、邓海游副教授指导的“基于平行板电容器正对面积变化测微小位移”创新性地设计了螺旋测微器驱动平行板移动装置,结合FDC2214电容数字转换器和STM32进行信号处理,实现了对微小位移的高精度测量。由刘熹微老师、易伟松副教授指导的“基于 MATLAB 的光的夫琅禾费衍射仿真程序开发”成功开发出基于MATLAB的夫琅禾费衍射仿真程序,支持圆孔、矩孔等多种孔径及高斯、涡旋光等光源,可视化输出2D/3D衍射图样及强度曲线。此外,“基于反射式激光散斑的微小位移测量方法”、“气体动理论相关主题的模拟”等8项作品获二等奖。
湖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旨在促进物理实验原理性创新,激发大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与潜能。该竞赛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竞争中提升团队协作意识和综合素质,为省内高校交流研讨高素质物理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重要平台,有力推动了国家“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审核人:雷红伟 瞿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