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海鹏)粮食安全既表现为对毁粮行为保持警醒,又体现在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
日前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严防‘割青毁粮’”;同时,与去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盐碱地要求一脉相承,“持续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做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试点。”
除此以外,文件提出,还要“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
多位专家认为,文件提到的“割青毁粮”行为,虽非主流,但与发展青贮饲料并不矛盾。关于盐碱地利用,“从治理盐碱地适应植物,到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体现了治理思路的转变。
严防“割青毁粮”
2022年,小麦青贮与个别地方的毁麦开工,引发外界舆论发酵。随后,官方发布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毁麦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针对这一情况,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严防“割青毁粮”。
九三学社湖北省委经济专委会副主任、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小麦是中国仅次于水稻的口粮作物,导致市场格外敏感。对于毁麦情况要区分看,比如,小麦青贮在正常年份也有,只不过需求量有限。与其相比,真正应该担心的是耕地转建设用地的情况,提前毁麦影响非常不好。
与此同时,该文件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中提出,大力发展青贮饲料,加快推进秸秆养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邢成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严防”的同时“大力发展”。严防的是真正破坏粮食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比如毁麦开工。对于那些真正用于发展畜牧业的专业青贮饲料,自然要大力支持。不过,在基本农田上,不允许种植青贮饲料。同时,也要避免那些不种粮食而领取相关种粮综合补贴的不合规行为。
何可也认为,青贮饲料是饲料粮,这是我国当前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然而,大力发展青贮饲料,并非鼓励“割青毁粮”,而是以大食物观为指导,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最终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多元”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出现几次。例如,一个“多元”与食物供给有关——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元体系包括统筹粮经饲、结合农林牧渔、并举植物动物微生物,多向草原、森林、水域、沙地、盐碱地等非耕地要食物,向工厂化农业要食物。
一个“多元”与农产品进口有关——深入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我国农业对外依存度会长期持续提高,进口品种高度集中于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而这些产品的进口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国家,而且农产品进口的运输通道高度集中于海运、进口口岸高度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进口贸易渠道高度集中于少数几家大型跨国公司。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称,这种高度集中的农产品进口贸易格局,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有其经济合理性。但考虑到我国市场规模之庞大、未来农产品进口贸易增长潜力之巨大、沿海口岸距内陆腹地之遥远、农产品市场供应稳定性可靠性于国计民生之重要,这种高度集中的农产品进口贸易格局潜伏着较大风险。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应当从维护农产品供给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度,促进农产品进口来源地、运输通道、进口口岸和贸易渠道的多元化。
一个“多元”与乡村振兴投入有关——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包括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
由于土壤含盐量高,除碱蓬等少数耐盐碱植物外,盐碱地上几乎寸草不生。然而,面对我国人口多、耕地资源有限的实际国情,盐碱地作为我国宝贵的耕地后备资源,其治理开发和利用工作被摆上案头。
中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做好盐碱地开发利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央明确提出,既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也要充分开发利用这5亿亩盐碱地。
改地来适种,土地变“健康”,这是盐碱地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但要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仅改地还不够,需要从根源上寻突破,解决好“谁适应谁”的问题。
何可提到,如何选择盐碱地治理路径取决于具体的国情、农情,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时,提倡“改种适地”并不意味着放弃“改地适种”。
从国际来看,盐碱地治理路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通过降盐控盐综合治理技术等挖掘盐碱地的价值,即“改地适种”;另一类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通过选用重度盐碱条件下盐生植物新品种挖掘盐碱地的价值,即“改种适地”。
何可认为,在继续推进盐碱地改良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中国强化耐盐碱农作物品种选育及核心技术攻关,扩大耐盐碱新品种推广示范,是实现从“治理”到“适应”转变的关键。
近年来,通过生态化利用和种业创新,盐碱地长出了产量高、品种好的多种耐盐碱作物。比如,黑小麦、藜麦、大豆等耐盐碱粮食作物和苜蓿、燕麦等耐盐碱牧草。
以“海水稻”为例,2021年,“海水稻”全国种植平均亩产达到450公斤。截至目前,耐盐碱水稻品种已有8个通过国家审定。
值得关注的是,耐盐碱地大豆的培育。由于大豆对外依存度高,使我国粮食进口呈现“大豆主导型”的鲜明特征。既保证主粮种植面积,又提高大豆自给率,利用好盐碱地这块广阔的“备用田”就显得尤为必要。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冉,是“齐黄34”的培育者。他提到,该品种虽不是专为盐碱地而培育,但杂交育种时选择的亲本中有耐盐材料,因此比较适应盐碱地。2022年10月,“齐黄34”大豆品种以亩产329公斤实现大豆在盐碱地上的单产新突破。目前,该品种已在全国累计种植推广超过4000万亩。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郑淋议称,盐碱地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等特点。因此,需要继续加强盐碱地改良、耐盐碱农作物品种选育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因地制宜推动盐碱地治理思路转变。
针对大多数消费者对耐盐碱作物产品的口味、营养和安全缺乏认知,郑淋议建议,加强耐盐碱作物产品的宣传和引导,倡导树立大食物观,建立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扩大耐盐碱作物产品的加工、转化与出口。
何可也提到,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更多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参与育种创新和盐碱地治理,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力度,尝试形成“科技研发+成果示范+产业+商业”相结合的全链条发展思路,提高盐碱地利用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m0Qwm8z_xrboMp9Wd2D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