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湖北省“最美社科人”张俊飚:情牵三农忧民生,踏破铁鞋振乡村

在经济管理学院,说起科研团队,大家都会第一时间联想到张俊飚带领团队“逐光”追梦的故事。

“秉烛勤读,情牵三农忧民生;创新开智,踏破铁鞋振乡村;历经千帆,你仍热血奔腾!”2021年9月30日下午,“湖北省第二届‘最美社科人’发布仪式”上,一句句铿锵有力的颁奖词,恰是张俊飚为事为学为人的真实写照。

张俊飚老师在作学术报告(经济管理学院 供图)

张俊飚老师在作学术报告(经济管理学院 供图)

严爱相济,立德树人

“周六休息不确定,周天确定不休息”“要么在出差,要么在办公室,要么就是在出差的路上”……在同学们眼中,张俊飚一直是个“追时间的人”。

从教多年来,张俊飚始终身体力行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学子。

在张俊飚的团队里,一直传承着独有的“留灯文化”。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何可回忆说:“张老师非常勤奋,每天七点多到办公室,晚上快十二点才离开。在一个办公室时间长了,学生们都不由得被张老师的精神所感动,私下里达成一致,每天和他比谁来得更早,走得更晚,争取在张老师工作结束,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为他留下一盏灯。慢慢地,这个约定便传承下来。”

IMG_5872(20201026-155420)

张俊飚老师在文献分享会上与同学们交流探讨(经济管理学院 供图)

每年新同学入学,张俊飚都会举行“隆重”的“开学第一课”。“要将‘研究’这个名词动词化,并将研究实践化与行动化”“要对科研保持敬畏、兴趣与热爱,既问耕耘,也问收获”“不唯书,不唯上,要敢于和善于独立思考、探索真理”……一句句肺腑之言,道出了张俊飚的治学之道,也为代代学子逐梦前行指明了方向。

为了引导同学们培养勤阅读、多交流、勤思考的习惯,在每周文献分享会上,张俊飚总会与同学们深入探讨,力求引导大家把握文献精髓。为了让研究落地、扎根实践,每年暑期,他都会带领同学们深入农村一线调研。师门人多,张俊飚则细心地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单独的文件夹,存放同学们提交的学习心得、研究进展、读书报告等相关材料,他得空时便会翻阅。

“张老师常说,‘老师是永远希望学生好的’。我想,这份好,是每当天气转凉时,张老师的一句句防寒保暖的温馨提醒,是每次寒暑假回家时,张老师的一声声‘路上注意安全,代问家人好’的暖心叮嘱;这份好,是疫情期间,身处武汉的他,对省外和海外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这份好,更是对每个学子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王泽惠深情地说。

对何可而言,张俊飚是导师,更如慈父。

每当回忆起自己赴美国肯塔基大学联合培养的经历,何可总会格外动情。2015年,何可临时决定出国联合培养,彼时的他,已经错过了公派留学申请,就在他内心万分焦急时,张老师给他打来了电话。“他不仅想方设法帮我联系国外的导师,还直接从课题中资助我10万元。在美国期间,他也多次联系我,询问我资金是否足够,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何可回忆说。

120周年校庆之际,张俊飚主动发起并捐款120000余元,设立“俊秀英才”奖学金,用于奖励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优秀研究生,以期鼓励更多研究生在科研中追求卓越,成长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俊秀’二字取自于华农校歌中那句传唱不息的‘萃俊秀于三楚,聚硕彦于一堂’,也寄托了张老师对华农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何可说。

情倾“三农”,经世致用

张俊飚出生在陕西关中渭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庄,他清晰地记得,读小学时,每天放学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箱倒柜找吃的,摸到一个窝窝头都会让他兴高采烈,这种不可名状的穷苦感,在他的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也让他立下了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志向。

1981年高考时,张俊飚第一志愿填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择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至此开启了他在“三农”领域的探究之路。

他常常对学生们说:“我在农村长大,见不得老百姓穷苦。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带着真情和责任深入农村一线,在实践中深刻地认识我国‘三农’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对社会、对国家有益。”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张俊飚教授深入农户家中调研(经济管理学院供图)

张俊飚教授深入农户家中调研(经济管理学院供图)

2009年,张俊飚到西藏山南地区调研,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他头痛欲裂。在海拔4600多米的大山深处,当贫瘠的土地、简陋的帐篷与牧民们淳朴的眼神映入眼帘,张俊飚霎时忘却了身体的不适,在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为他们,以及所有像他们一样的穷苦人去做些什么!”

30多年来,带着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感情和深沉热爱,他与团队成员和学生一起,围绕农村贫困与区域发展、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科技创新与政策等问题,坚持深入农村基层、走进农户家庭、探访农业企业,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张俊飚教授调研香菇产业情况(经济管理学院 供图)

张俊飚教授调研香菇产业情况(经济管理学院 供图)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情况,思考和谋划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他先后入疆6次,到西藏更达12次之多。为了完成一个个科研项目,他常年在外奔波调研,最长的一次达120多天。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身处疫情暴风眼武汉的张俊飚主动加入学校党员突击队,除了坚守门岗、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买菜送药,他的心里还有更多牵挂。

当看到坚守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营养保障不足,而身处贫困地区的老乡却在为苹果销售发愁时,张俊飚立即与AAEA China Section(美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问题研究分会)的4位学者一道,在农业经济研究的学者团体中发起了“捐助武汉”的援助活动,活动筹集的善款用于从陕北老区的果农家中收购苹果1000箱,捐献给了武汉市洪山区慈善会,向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疗队、社区工作者和困难老人奉献爱心。与此同时,他还与校友们一道,为江西南丰县捐赠武汉疫情防控医务工作者的30吨蜜桔筹集物流运输款,最终协助相关工作顺利完成。

在投身公益的同时,张俊飚还组织团队近60位研究生完成主题为“新冠疫情对三农发展的影响——来自基层的声音”的调研报告,并撰写3份智库报告,为疫情之下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乡村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工作三十余年来,他累计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其中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主持其他各级各类课题30余项。他以独撰、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形式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科学学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自然资源学报》《中国农村观察》《资源科学》《农业技术经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农业现代化研究》等杂志上累计发表论文48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2部。先后撰写提交政策咨询建议报告30余份,其中15份获部省级领导签批和政策采纳,获得部省级科研成果奖1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

科学谋划,勇创一流

作为学科带头人,张俊飚始终以学科发展为己任,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条件建设殚精竭虑。他不仅科学规划、精心统筹,还开疆拓土、广泛联动,在科研教学领域构建了一系列支撑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

2021农业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现场

2021农业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现场(匡敏 摄)

2021年7月25日,时值三伏天,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2021农业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农村农业部、高校社科研究评价中心、湖北省政协等有关领导,部分科研院所相关学者,《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新闻媒体代表,以及我校人文社科处负责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等齐聚一堂,就如何加快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并就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的建设开展了讨论交流。这是张俊飚主导成立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以来举办的首个重要会议,也是他竭力推动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他先后领衔建设了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研究”创新团队、湖北省新型智库——“湖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他还提出倡议并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多所知名大学的学者一起,共同发起并成立了“气候变化应对与农业永续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牵头组建了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农业经济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这些重要平台的建设,不仅吸引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加入,产出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也为华中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发展及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跻身“双一流”建设学科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人民教师的世界,不止有桃李芬芳的繁盛,更应有为国为民的担当!”这是张俊飚心中的坚守,他也用三十多年的执教生涯,为这句话写下了生动注脚。

(本文作者系南湖新闻网记者 匡敏 审核人 吴义生)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