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时评
首页 / 狮山时评 / 正文
【言论】在春耕大地上践行耕读精神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可以播撒希望,这份希望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意义不言而喻。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作为特色鲜明的农业大学,此前学校倡议尚未返校的农业专业学生在疫情允许的条件下就地帮扶春耕生产,尽己所学助力春耕。

立德树人,将爱国写在大地上。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动力。目前正值抗击疫情的决胜关键期,白衣战士们在一线用生命书写着“医者仁心”,诠释着爱国主义精神。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应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遵循,同样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目前春耕生产到了紧要关头,“地等人一时,人等地一年”,农业生产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尤其在2020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疫情允许的条件下、在落实当地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农业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要主动担当、因地制宜,做好防护投身春耕,将爱国主义写在家乡的大地上。

强农兴农,将专业用在实际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涉农高校的育人定位在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强农兴农是农林高校的特殊使命,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以“宏农学,扬国光”为己任,重视将学科建设与劳动生产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将知农爱农与强农兴农相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农业人才。邓秀新院士用行动诠释着“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内涵,实践是发现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殊时期的这场春耕正是支农爱农的专业学子检验本领的时候,“课本上的知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实际应用的方法具有哪些科学原理”,要带着疑问到田间地头,躬身入局,虚心求教,才能在实际中学到真学问。

耕读育人,将希望洒在春天里。“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此句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意思是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少衣食。唯有勤读力耕,方能立己达人,勤劳应该成为新时代涉农院校大学生恒定的品格。在学校期间勤奋读书以学习到更多知识,在希望田野努力耕耘以掌握到更多本领,以耕读精神将自身全面融入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和乡村全面振兴伟大事业中去,应该成为全体涉农高校学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追求。只有将个人前途同国家命运、个人理想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才最有可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当前中华民族一方面心手相连正在应对新冠疫情,另一方面正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这一千年宏愿,华农学子将抗疫必胜的希望洒在内心的春天里,将秋天收获的希望洒在合适地区的春天里。不负春光不负农时,不负专业不负初心。

(本文作者系园艺林学学院研究生辅导员 肖晗)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