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鹏宇)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11月20日下午,我校生命科学交叉学院党总支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在湖北洪山实验室开展联学联建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三宝、教工第四党支部全体党员,生命科学交叉学院党总支书记伍莺莺、副书记兼副院长唐铁军、副书记陈柳及党员代表参加联学,活动由伍莺莺主持。
活动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代表实地参观了湖北洪山实验室展厅及科研平台,了解湖北洪山实验室建设运行、科研进展、产业合作、成果转化等情况。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唐尚书作“农业历史文化视阈下的乡村振兴”精读精讲报告。他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在这一战略背景下,农业历史文化视角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独特理论与路径支撑。“有农才有村”是贯穿万年农业史的基本规律,乡村振兴应遵循这一规律,以农业振兴为核心,推动产业、生态、文化、人居与治理协同发展。面对城镇化、农民知识化与城居化等社会转型挑战,乡村振兴并非“村村振兴”,而要聚焦具有潜力的乡村,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全产业链构建。
交流环节,双方党员代表就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讨论。
刘三宝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党员走进湖北洪山实验室,近距离接触科技创新前沿,感悟科学家精神,为思政课教学积累了素材。希望通过党建联学搭建平台,实现思想共鸣、理论共学、组织共建、品牌共筑、服务共享、成果共创;推进科技与人文教育融会贯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帮助青年学生早立志、立大志,从内心深处厚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伍莺莺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联学联建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融合的双向奔赴,期待更多跨学科的老师共同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共同开展产业规划调研和科学技术推广。进一步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在党建基本功与育人主业务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和人文精神融会贯通方面总结经验,共建品牌,以一流的党建带动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审稿:伍莺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