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水产学院积极行动,全方位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学院范围内掀起学习热潮,推动学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凝聚思想共识 构建多层次学习格局
“在实际工作中,要系统总结作风建设的显著成效和经验,持之以恒地加强教育,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沈志刚在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2025年第3次集体研学时谈到。在学习过程中,水产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结合学院实际工作,就如何将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推动学院事业发展展开热烈讨论,力求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际工作动力。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顶层谋划,从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到各支部党员再到入党积极分子,构建多层次学习格局,旨在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人心。
水产学院党委多次召开党支部委员例会,学习部署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各支部委员们通过原文研读、集中学习、专题报告等多种方式组织党员们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同时,学院党委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党员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学院党委副书记曹玉琼为入党积极分子讲授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纪律和作风专题党课,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的具体内容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两大类表现,详细阐述了党风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入党积极分子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奠定坚实基础。
严实工作作风 开展多样化主题党日
“为了厉行节约,我们坚持自建简易实验室,将三轮车车斗巧妙改造为移动采样平台,让科研经费更好地发挥了造福于民的价值。”在水产楼A105会议室,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正在进行。水产学院双水双绿研究生党支部的党员们结合支部师生扎根基层的生动实践案例,展示了支部成员坚持与农民同吃住,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举措。在交流研讨环节,支部党员陶杨、张师年、群众代表冯立慎分享了他们在虾塘凌晨三点起捕虾苗、冒雨抢修网箱的艰辛经历。
学院师生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多形式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注重问题查摆,提升教育质效。行政实验系列教工党支部围绕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等实际工作展开讨论,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查找潜在问题与风险点,制定相应整改措施,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注重警示教育,开展案例分析。鱼类营养与生理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姜雨鑫以“清风扬正气,廉洁守初心”为主题在支部内开展警示教育,组织观看典型违纪违法案例警示教育片,以案释纪、以案明法,让全体党员深受警醒。
推动红色实践 汲取奋进力量
4月12日,水产学院教职工赴红安县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以“行走的课堂”形式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融入乡村振兴实践。在阳台山村,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共话 “稻虾共生”生态农业模式,体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开国将军秦基伟、王近山故里,党员们驻足将军故居的土坯墙前,聆听“一根扁担挑军粮”的清廉故事;在七里坪镇长胜街革命遗址群,面对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旧址的斑驳砖墙,重温“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历史回响。行政实验系列党支部党员祝东梅在参观后深有感触:“革命先辈用红薯稀饭充饥却能打胜仗,新时代的我们更要以‘艰苦奋斗’为底色,把每一分经费都花在刀刃上。”
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正是水产学院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生动缩影。水产学院党委坚持将红色教育与作风建设深度融合,让师生在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中感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深刻内涵。
红色研学强信念。水产学院组织学生支部党员赴武汉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等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支部党员们通过“微党课”形式,将毛泽东同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与新时代科研作风建设要求相结合,撰写“新时代青年科研诚信承诺书”。
党建竞赛砺精兵。学生党支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关内容融入党建工作基本功大赛,通过主题党日活动策划、党务知识答题等环节,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的认识,提升了自身党建工作能力与素养。
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水产学院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深扎根于全体师生心中,转化为推动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未来,学院将持续常态化推进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以优良的作风为学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通讯员:程荟 毕晨
审核人:曹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