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新闻
首页 / 院部新闻 / 正文
外国语学院“书香润童心”读书日活动走进恩施、十堰小学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董佳琦 王佳佳)4月21日,我校外国语学院本禹志愿服务分队ET公益讲堂走进恩施州建始县罗家坝小学、十堰市郧阳区白桑关小学,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书香润童心”主题世界读书日活动。服务队通过传统文化游戏、双语诗歌朗诵等特色环节,为两校235名学生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助力乡村儿童文化素养的提升。

志愿者王涵引导孩子们背诵古诗词(通讯员 张瑜 摄)

辅导员王佳佳为孩子们讲解甲骨文(通讯员 张瑜 摄)

文化传承:经典探索,文启心智

活动以“传统文化探秘”为主线,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经典名著、古老文字与优美诗词有机结合,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在“智猜西游”环节,孩子们凭借对《西游记》的了解,踊跃回答“铁扇公主”“弼马温”等人物典故,展现出丰富的知识储备;“甲骨文探秘”环节中,志愿者通过象形图案引导小朋友们联想汉字演变,如从山峦轮廓中猜出“山”字,从弯弯的河流中联想到“水”字;诗词闯关环节考验孩子们的诗词积累,小朋友们对熟知的诗词脱口而出,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积累了更多新诗句。

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双语朗诵《将进酒》(通讯员 张瑜 摄)

双语赋能:诗歌架桥,播种国际视野

主题活动中,志愿者和孩子们共读双语版的诗歌,开启了一场跨越语言与时空的文化交流之旅。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小朋友们用英文朗诵耳熟能详的诗歌《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文的意蕴无穷让孩子们领略到古诗词的博大精深;“Heaven has made us talents, we're not made in vain. A thousand gold coins spent, more will turn up again.”英语的贴切译文则为他们打开了与世界沟通的窗口。诗词中的自信与豁达在共读中深深印刻在孩子们心间。罗家坝小学的老师黄文倩说道:“中英文各具特色的吟咏方式,让孩子们感到新奇,激发了他们对双语朗诵的兴趣,也鼓励他们勇敢探索中外文学的笔墨同辉。”

志愿者张瑜为孩子们介绍《西游记》典故(通讯员 王佳佳 摄)

云端相伴:500公里外的温暖抵达

2024年12月,ET公益讲堂开启“云伴读”项目,通过线上双语绘本伴读,服务偏远山区小学。双语绘本的选取则主要围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如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旨在加深孩子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本领。除此之外,外国语学院还向小学捐赠了精美的双语绘本和实用文具,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阅读乐趣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迄今为止,该项目累计服务山区小朋友60余名,服务时长超624小时。

罗家坝小学的孩子们展示华农志愿者书信(通讯员 黄龙倩 摄)

此前,云伴读项目始终以线上形式开展,值此读书日,外国语学院策划“云伴读书信传递”环节。志愿者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手写书信和小礼物。当这些书信和礼物跨越500多公里的距离,送到孩子们的手里时,“云伴读、心相伴”的理念得到了生动的诠释。空间上的距离,无法阻挡志愿者们的热情与爱心,“云伴读”的温暖跨越空间,在孩子们心间传递。部分志愿者与小朋友们首次线下相聚,展开面对面的亲切互动。英语2201班的马萌婕是ET云伴读志愿者中的一员。此次,她前往罗家坝小学参与线下活动,与一直线上相伴共读绘本的小朋友赵思涵线下见面。

志愿者与白桑关小学的孩子们合影(通讯员 张瑜 摄)

本次读书日活动通过“文化传承+双语赋能”模式,将阅读教育与乡村振兴结合,希望能够为当地带来更有深度的高校志愿服务实践。外国语学院辅导员王佳佳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文化浸润,帮助乡村儿童树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志向,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更多角落,这也是我们云伴读项目的初心与使命。”

审核人 任丹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