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首页 / 交流合作 / 正文
第二十五期“清涟”跨学科论坛在线上举行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穆庚辰 罗正威)5月10日上午,由我校青年联合会、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和Bio-protocol联合举办的第二十五期“清涟”跨学科论坛以线上会议形式举行。美国可持续纳米技术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大学等不同单位的学者就植物纳米生物学在植物科研领域及农业上的应用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

美国可持续纳米技术中心的博士后马传鑫首先带来题为“纳米材料抗植物病害研究进展”的报告。他谈到,研究纳米级微量元素在提高植物利用性和帮助植物抵抗病害上发挥的作用,从而达到降低肥料使用剂量的同时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最终目的。他基于先前的课题讲述了具体的研究过程,并得到了铜基纳米材料在抵抗作物病害中能发挥较大作用的相关结论。他表示,在后期研究中会继续深入研究致病菌和合成纳米材料以及植物之间互作的机理,以及植物和致病菌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不断改进研究以降低成本并推广应用。在讨论和问答环节,马传鑫就学者们提出纳米铜在植物体内是否产生生物胁迫、纳米材料防病时间长短、其它纳米材料作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吴洪洪以“植物纳米生物学抗非生物胁迫研究进展、纳米感应元件构建及应用”为题作了报告。他从非生物胁迫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引入了他的研究内容,结合氧化铈纳米颗粒提高植物抗逆表现及背后机理的研究,讲述了纳米材料在延缓非生物胁迫中产生的作用,以达到应用纳米材料提高植物抗非生物胁迫的目标。他还围绕构建并应用纳米感应元件监测植物是否处于胁迫状态,以实现早期诊断并构建智能纳米作物的目标,讲述了研究的具体过程。报告结束后,针对学者们提出的纳米材料提高作物抗逆的时效性、纳米感应元件农业应用的局限性、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以及纳米材料载体在植物转基因中研究等相关问题,吴洪洪都予以了解答。

南京大学教授赵丽娟以“纳米技术的环境影响与农业应用”为大家做了报告。赵丽娟首先从纳米材料自身的特点出发,为大家介绍了纳米技术、纳米材料的定义。然后以“纳米材料可否被植物吸收?可否被植物叶面吸收?以及纳米材料与植物互作是怎样的?”等为逻辑顺序讲述了纳米材料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的可行性以及研究历史。她表示,在研究的过程中,从植物表型到分子水平,不断深入并搭配以纳米材料剂量上的调整,发现不同纳米材料,不同植物的互相作用效果均不同。赵丽娟又从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两个方面讲述了团队的研究发现,重点介绍了她通过让AgNPs(纳米银)作用于黄瓜叶片,结合黄瓜叶片代谢谱图的测量,发现叶片中抗氧化小分子含量升高。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她以念珠藻为研究对象,发现纳米材料可通过影响其活性氧、电子传递来增强其光合作用,发挥正面效应。在讨论和问答环节,赵丽娟对大家提出的具体喷施部位以及如何防止纳米聚集等专业问题进行了回答。

论坛结束后,三位报告人就报告内容和研究成果与参与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审核人:刘立军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