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首页 / 交流合作 / 正文
第二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在校召开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舒少华 刘元龙)11月14-17日,中国植物学会第二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研讨会由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与华中农大共同主办,聚焦“数智赋能的药用植物绿色发展”主题,吸引了全国2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8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红玲,华中农大党委书记姚江林,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航,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药学院院长叶敏教授等出席会议并致辞。开幕式由本届大会组委会主任、华中农大梅之南教授主持。

王红玲在致辞中指出,湖北是“神农故里、李时珍家乡”,中医药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全省中药材资源达4457种,面积超过540万亩,形成五大优势产区。近年来,湖北创新中药和医疗器械成果显著,已成为推动中部崛起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她表示,湖北将进一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系列讲话,充分发挥湖北创新资源富集、产业基础坚实和医农交叉融合等优势,为“建成支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健康中国贡献湖北智慧。

姚江林表示,学校长期致力于农业科技与生命科学创新,高度重视药用植物学学科建设,在药用植物资源保护、规范化种植及健康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弘扬“神农精神”“时珍精神”,深化学术交流与产学研融合,为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会议设主会场和三个分会场,孙航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西湖大学副校长许田教授、我校徐强教授、梅之南教授等9位专家分别作大会主旨报告,内容聚焦国内外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中药现代化等方面研究的发展趋势、最新进展及热点问题等。

分会场共有81名专家作专题报告,聚焦药用植物品质形成及品种选育、活性成分生物合成及转录调控、药效物质和作用靶点及机制等研究领域,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共同为数智赋能药用植物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鼓励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同期举行了研究成果墙报展示,并遴选出13位研究生进行了报告。

本届会议为全国药用植物与植物药领域搭建了高层次交流平台,促进了学科间的融合发展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对推动我国药用植物与植物药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与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数智化与绿色化将成为药用植物产业发展的双引擎,未来要深入思考如何将基础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化于服务临床和人类健康需求,并构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

审核人:梅之南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