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汪献芳)3月27日至28日,第14届化学的创新与发展论坛在我校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化学》编委会和华中农业大学化学学院联合举办,全国化学专家学者70余人汇聚狮子山下,以“低碳背景下的能源化学”为主题,探讨能源化学及交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学:化学》副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永舫,我校校长严建兵,湖北省科技厅基础处处长张智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余位学者参加论坛。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院长庄林主持开幕式。
李永舫表示,本届论坛以“低碳背景下的能源化学”为主题,契合全球能源转型与我国“双碳”战略的核心需求。他指出,能源化学是破解清洁能源技术瓶颈的关键领域,近年来我国在燃料电池、电化学储能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需加强基础研究与跨学科协同创新。他强调,《中国科学:化学》将持续为学界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绿色发展的实际动力,并期待论坛激发更多前沿思想碰撞,助力能源化学迈向新高度。
严建兵代表学校致辞。他提到,粮食与能源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两大核心议题。华中农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强化基础,深化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通”,立足学科特色,将化学研究与农业科技深度融合,围绕生物质能源转化、绿色催化技术等方向,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助力低碳农业发展。他表示,学校大力支持化学学科的发展,鼓励跨学科研究,推动产学研结合,为能源化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他希望本次论坛能成为思想碰撞、成果分享的重要平台,促进化学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张智在致辞中强调,湖北作为科教大省,始终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他指出,本届论坛聚焦低碳能源化学,既是响应国家战略的务实之举,也为湖北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了智力支持。湖北省科技厅将支持和推动化学学科发展,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化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产学研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为化学科研人员创造更加宽松自由高效的科研环境,期待与会学者深化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衔接,助力湖北打造全国绿色科技高地。
论坛共设14场特邀报告及4场口头报告,论坛议程安排紧密,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能源化学领域的热点话题,涉及燃料电池、高比能电池、电化学储能、碳材料设计、光/电催化制氢、固态电池等热点领域,报告内容精彩纷呈,引发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圆桌讨论环节,参会嘉宾围绕能源化学领域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分享了各自的研究经验和见解,为推动能源化学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郭玉国作总结发言。他对与会学者及主办方的支持表示感谢,高度评价了本次论坛的学术价值和交流成果,认为其充分展现了我国能源化学领域的创新活力与科研实力。他强调了能源化学领域在实现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未来能源化学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合作机会提出展望。他勉励大家继续深耕能源化学领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为推动国家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共同推动能源化学学科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审核人 曹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