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华农
首页 / 媒体华农 / 正文
【中国科学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低产田”专项推进会召开

4月14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低产田”专项南方红黄壤中低产田产能提升、青年科学家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类项目推进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有关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长江流域中低产田产能提升等八个领域进行项目进展汇报,并接受专家组指导点评。

活动现场。张金光摄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在开幕致辞中强调,粮食安全是我国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中低产田产能,建设“第二粮仓”,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华中农大始终以“扎根三农、服务国家”为己任,在农业科研攻关、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领域深耕不辍。学校愿以开放、务实的合作态度,为项目推进搭建交流平台、注入创新动能。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农业科技处负责人肯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中低产田”专项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国家粮食安全不仅是产量的“静态储备”,更是产能的“动态粮仓”。湖北省科技厅将进一步强化全周期服务、全场景推广、全流域协同,以湖北为枢纽,搭建长江中下游耕地大数据平台,实现五省数据共享、问题共诊、技术共研,为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湖北智慧”。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总农艺师郑戈对考核指标、专项验收、配套资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他表示,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各方面高度关注北方干旱半干旱与南方红黄壤地区中低产田的产能提升工作,并把取得的成果应用到生产实际当中去,真正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保障。在人才培养方面,青年科学家不仅要在写文章方面做出贡献,更要真正与产业对接、与农业生产一线对接,为产业做贡献,做一名“接地气”的学者。希望大家能够凝心聚力、团结协作,使中低产田专项能够在“十四五”期间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按照“长江流域中低产田产能提升”“南方酸性土壤改良”“土壤障碍靶向调控”等研究领域将35个项目分成两组进行工作进展汇报,咨询专家组进行了质询和点评。

点击阅读原文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