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年年)4月25日下午,学校召开教师工作委员会、师德建设委员会会议,传达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关于健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精神,集中研讨《狮山大先生涵育工程实施方案》《师德师风问题排查办法》等文件和2025年师德师风建设重点工作。校领导高翅、姚江林、廖济忠、杨少波和全体委员出席会议。
会上,副校长杨少波详细解读了《关于健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他指出,《意见》较之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扩大了覆盖面,体现了时代性,丰富了建设内涵,面对师德师风建设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新要求,各单位要结合落实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和涵育狮山大先生工作要求,对照《意见》和分工,切实推进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形成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的新风尚。
在听取教师工作部负责同志关于《狮山大先生涵育工程实施方案》《师德师风问题排查办法》《落实〈关于健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责任清单》的起草背景、过程和重点内容的汇报后,委员会成员对今年师德师风建设重点工作和相关文件进行了研讨交流。
校党委书记高翅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实施“狮山大先生涵育工程”是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谋划,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深远布局,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水平、推动学校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高翅指出,“狮山大先生涵育工程”的战略定位,一是回应时代命题,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的背景下,“涵育工程”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举措,核心使命是培养弘扬教育家、科学家精神和家国情怀的领军人才;二是传承华农精神,一代代“狮山大先生”的崇高风范奠定了“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精神底色,“涵育工程”旨在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可复制的育人范式,形成“院士引领-团队协同-师生共进”的传承链条;三是重构育人生态,通过“涵育工程”构建民主自由平等友善的研学情境,打破“唯论文、唯帽子”等功利化倾向,促进教师提升学养、修养,重塑“以德立学、以研促教、以教育才”的育人生态。他认为,“狮山大先生涵育工程”的实施路径,一是要注重精神涵养,以教育家科学家精神铸魂,通过榜样引领机制、价值浸润行动、共同价值追求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二是要加强能力锻造,通过构建五育融通、师生融乐育人新体系,全面提升教师做大学问和导育能力与水平;三是要推进制度创新,通过评价体系改革,推行“代表作+贡献度”评价,促进教育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探索,提升育人成效。他表示,“狮山大先生”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华农学者的高尚品德、渊博学识和卓越追求,实施“涵育工程”要加强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党建引领、文化浸润、资源聚合、辐射带动,多维支撑筑牢根基。
高翅强调,实施“狮山大先生涵育工程”,一是要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把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确保教师队伍政治过硬、思想过硬;二是要提升教师师德师风水平,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三是要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学术团队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学术创新力和影响力;四是要营造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要为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更人文、更自在、更开放的和美校园中,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要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及时解决教师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教师在高品质校园生活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可感、可及。
高翅指出,“狮山大先生”既要能破解基因密码,也要能点亮学生心灯,既要攀登科学高峰,也要扎根乡土大地。华农师者要以“狮山大先生”为榜样,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为培养富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力、实践创新力、数智创造力、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不负习近平总书记“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殷殷嘱托,为强国复兴贡献华农力量。
审核人 漆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