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奋斗的青春】朱宇韬:一切的坚持都是值得的

10月23日的夜晚,月光如水,静静洒在华中农业大学东运动场的跑道上,一个矫健的身影正进行着第25圈的奔跑,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在月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当计时器定格在32分53秒13时,他不仅刷新了自己保持的男子10000米校纪录,更完成了一场与自己的深度对话。

"一切的坚持都是值得的。"赛后,这个来自园艺林学学院的大男孩用最朴素的话语,道出了长跑运动最深刻的真谛。

带病破纪录:逆境中的勇者

校运会前一周,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把朱宇韬的训练计划彻底打乱。“如果没有发烧,这个纪录是随便破的。”他的语气平静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份从容源于对自身实力的清醒认知,以及对未知挑战的坦然接受。

10000米破纪录选手、园艺林学学院朱宇韬同学从容起跑(学通社记者 谭若煐 摄)

高烧的这些天里,每一次咳嗽都像是在提醒他身体的虚弱,肺部的每一次收缩都在传递着疲惫的信号。然而,内心深处那份对奔跑的渴望从未熄灭。站在起跑线上的那一刻,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把所有的不安和虚弱都吸进肺里,然后缓缓吐出:“即便身体尚未完全恢复,我依然要按照破纪录的配速去奔跑。”

赛道上的25圈,是一场灵魂的独白。当其他选手的脚步声渐行渐远,他的世界里只剩下呼吸与脚步的韵律。他的手臂前后摆动,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在跑道的最内侧,像是在丈量着自己的极限。“不要掉速,坚持下去”,这个信念如同节拍器,在他脑海中稳稳作响。冲过终点后,他“拎着包就走”的潇洒身影背后,是早已超越当下的目光:“校运会的金牌只是起点,我的目标在更广阔的赛场。”

回归与蜕变:在奔跑中寻找自我

谁能想到,如今在赛场上光芒四射的朱宇韬,也曾经历过近一年的迷茫期。

初入大学的他,在繁重课业与陌生环境中暂时迷失了方向,“刚上大学又没啥目标,也没人一起跑步没人督促,对自己也就松懈了”。那个曾经奔跑的少年,在人生的新赛道上暂时停下了脚步。转机出现在去年10月,在加入狮山长跑队后,重新系紧跑鞋的那一刻,“仿佛找回了失散已久的老朋友”。

一骑绝尘(学通社记者 郦雪怡 摄)

若要探寻他惊人耐力的源泉,就不得不提那段在云南高原的淬炼时光。今年夏日,为了备战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教练组将他送往云南进行高原训练。龙波教练表示,此次高原集训就是希望他能够在耐力方面有更好的突破。在高海拔的训练场上,朱宇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每天清晨,当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他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薄雾缭绕的跑道上;午后的强度训练更是对意志的极致考验,在稀薄的空气中完成每次训练……但正是这段艰苦的岁月,锻造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非凡的耐力,这份蜕变不仅刻进了他的成绩单,更融入了他的灵魂。

与自己创造的记录赛跑(学通社记者 周靖轩 摄)

在教练顾家宇眼中,朱宇韬的蜕变堪称完美。“他刚进来时,身体体脂率很低,一眼就能看出来是经受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顾教练回忆初见朱宇韬时的印象。后来经过龙波等教练的慎重考虑,将他从800米转向长跑,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决策,然而,朱宇韬用实力证明了这个选择的正确性,完成了从800米选手到万米高手的华丽转身。

图纸与跑道:学业与训练的共鸣

作为园艺林学学院的学生,朱宇韬在画图与跑步之间发现了奇妙的共鸣。“画图中的耐心与追求完美,还有园林设计中的规划,长跑也需要对自己有耐心,不断地打磨自己。”图纸上的每一笔勾勒,都如跑道上的每一步足迹,需要耐心与精准的规划。

拥抱新纪录(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这个看似内向的男孩,有着独特的时间管理艺术。“清晨训练后的第一缕阳光,总是格外美丽;深夜画图时的灵感,常常在奔跑中涌现。”他说,跑步时的放空,反而让画图思路更加清晰。在他眼中,学业与训练有着相通的美学——都需要在时间中沉淀,在重复中精进,在看似枯燥的坚持中遇见惊喜。

坦然与超越:在遗憾中体会真谛

从今年8月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33分15秒94,到现在的32分53秒13,短短两个月提升22秒,在外人看来是飞跃——毕竟,对于万米长跑而言,每一秒的突破都要浸透无数汗水。但当聚光灯渐渐淡去,朱宇韬擦去额角未干的汗渍,眼神里却没有太多狂喜,反而带着一丝坦然的遗憾。

10000米破纪录选手、园艺林学学院朱宇韬同学正在奔跑(学通社记者 刘博文 摄)

“其实我10000米的真实水平一直都没发挥出来。”他冷静地分析着,言语中没有不如意的沮丧,只有对未来的期待,“全国赛时遭遇高温,大家的成绩都很一般,还有很多人都退赛”;这次校运会前又突发疾病。仿佛命运总爱在他的征程上设下小插曲,每一次重要的亮相,都伴随着不期而遇的考验。然而,正是这些不完美,让他更加理解长跑的真谛:“长跑就是需要不断打磨自己,不断找到短板,弥补短板。”这种在缺憾中依然向前的精神,或许比任何完美的胜利都更加动人。

谈及朱宇韬的训练态度,顾教练的语气中充满赞赏:“他完全具备了一名优秀运动员该有的品质——不轻易言败,无论天气好坏、身体状况如何,都会百分百地去争取。”这种自律和坚持,在顾教练看来尤为珍贵:“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并且会为之付出全部努力。不管是生病还是带伤上场,他都会先全力以赴,再看结果。”

奔跑,永无止境:在平凡中创造不凡

当抛开“纪录保持者”、“冠军”这些头衔,朱宇韬用“普通”来定义自己:“我就想普通一点,才让自己不骄不躁,一直保持谦虚低调的态度稳步前进。”他的谦逊与低调也同样获得了教练们的认可,看到他如今的成就,教练们欣慰地表示,他日复一日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每周两次强度训练时,他在跑道上挥汗如雨;一次长距离拉练,他在晨曦中孤独前行;其他时间的慢跑,他在暮色中与自己对话。于他而言,奔跑早已超越了比赛的范畴,成为生命的修行,每一步都在诉说着:真正的强大,不是超越别人,而是在每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常里,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


冲线(学通社记者 郭凌瑞 摄)

对于未来,朱宇韬的目标明确而坚定:“不断刷新自己的纪录,成为更好的自己。”龙波教练也对他寄予厚望:“他在马拉松项目上的潜力可以挖掘,希望他以后能继续突破纪录,在明年的大田赛上争取能站上领奖台,马拉松上也能取得优异成绩。”

同时,他也不忘鼓励那些对长跑望而却步的同学:“长跑是一个需要坚持和耐心的运动,只要熬过了最痛苦的时刻,将会越跑越轻松。”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跑道,更适用于我们每个人正在经历的人生。在教练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朱宇韬用他的脚步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诗篇——那是在高原之巅的坚持,是在病痛中的不屈,是在平凡日子里绽放的不凡光芒。正如他所说,一切的坚持,终将值得。

(本文作者系学通社记者 陈宣伊 邓安琪)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