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钢枪,瞄准目标!”大学生标兵的评选现场,简雪燕身着潇洒的军装,讲述着她“卸戎装,启书卷”的奋斗故事。

▲大学生标兵简雪燕(受访者 供图)
兴趣为师,热爱为由。她在军营中磨砺意志,在校园里上下求索,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对家国的深情和对专业的热爱。她的大学时光是一首美好的青春颂歌,更是一段光辉的追梦历程。
蓝甲卫疆,戎装历练志报国
军旅生涯,是简雪燕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一笔。2008年,汶川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地震,刹那间,地动山摇,家园倾颓,无数生命被无情吞噬。出生于军人世家的简雪燕在四川长大,身临救灾一线,她亲眼目睹了解放军战士们不惧余震深入灾区,以血肉之躯与时间赛跑、与生命作斗争,不放弃每一个微弱的生命火种。
家国情怀的感染与人性光辉的闪烁,使那时的她心中便萌生了参军报国的愿望;坚韧又细腻的性格与优秀的身体素质,逐渐成为了她与生俱来的个人优势。于是,大一结束后,从小向往大海的简雪燕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正式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

▲正在训练的简雪燕(受访者 供图)
由于平时热爱运动,简雪燕的身体素质要比同龄人更加出色。新兵连的第一次考核,她信心满满,迫不及待地想要证明自己。可出人意料的是,在手榴弹投掷这一基础项目,她的成绩竟没有及格,这也让一向要强的她备受打击。短暂的沮丧后,简雪燕并没有因这次的失利而自暴自弃,她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日复一日的高强度练习。“别人练十分钟,我就练一个小时。”为了早日看到自己刻苦训练的成果,她不惜牺牲掉自己的午睡时间,顶着炎炎烈日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不断精进自己的投掷技术。最终,她成功克服了短板,在最后的实战考核中取得了全优的成绩,并加入了有“军中之军,钢中之钢”之称的海军陆战队。
身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为了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强大的战斗力,简雪燕需要经历一系列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负重冲刺,障碍越野,弹药输送,牵引横渡,武装奔袭……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课目,却是她和战友们的军旅日常。在海军陆战队服役期间,简雪燕牢记家人的嘱托与自身的要求,在训练中不断突破自我,始终充满激情与力量,展现着中国军人所拥有的素质和勇气。时光飞逝,短短两年时间,她已然完成了从学生到军人的身份蜕变,身上的稚嫩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名战士所具有的成熟与担当。
“我的榜样就是更好的我自己。”如今的简雪燕已经可以自信满满地告诉大家。“追求更好的自己,就意味着不断挑战自我、突破局限。我认为,每一次克服困难取得的进步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超越,这种内在的驱动成长,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自身具有的能力和价值。”
赤心向党,勇担责任乐奉献
重回校园,在认真规划了自己未来的发展后,简雪燕转入了风景园林专业。学习内容跨度变大让没有任何美术功底的简雪燕不免手忙脚乱起来。但经过军队的磨炼,即使身为“小白”的她亦拥有了为梦想而战的勇气,凭借一腔热忱,她很快便适应了新的学习生活。

▲回到学校的简雪燕(受访者 供图)
“人生是一场体验,我很享受在服务他人、奉献集体过程中收获的幸福感。”重回校园后,她也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下班党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简雪燕热情服务同学,积极配合老师,及时上传下达,成为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桥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会主动关心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并向老师及时反馈大家遇到的困难。“一马当先,任劳任怨,作为一名合格的班委,简雪燕‘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同学们做出了表率。”班主任杨麟老师对她很是欣赏。
在进行基础必修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学习时,很多同学因课程难度大、学习时间紧、考核要求严而出现了畏难情绪,开始消极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针对此情况,杨麟老师充分考虑大家的意见,决定发起“学习小组帮扶计划”,在班级内部划分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发挥团队学习的力量。作为学习委员的简雪燕积极配合老师的计划,带头完成相应的工作,帮助大家将课堂上的知识概念变得具体,并与任课老师保持沟通,确保每个小组在学习过程中都不掉队。在她的带领下,同学们不再惧怕高难度、高强度的专业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她还担任了风景园林本科生党支部宣传委员,组织开展多场高质量的主题党日活动,带领大家一起获得了“章文才奖学金先进集体奖”。“为党组织服务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们的责任。”简雪燕的初心永不改变。

▲简雪燕正在参与公益志愿活动(受访者 供图)
课余时间,简雪燕还组织了一场“Plogging·捡跑华农”公益活动。她和同学们一起在校园中慢跑,并将沿途所见到的垃圾捡拾起来,使道路两旁更加整洁美观。这种环保的理念很快在校园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有不少人也因此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主动清理道路上的垃圾。“很荣幸能够带动大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倡导环保的生活方式。”在华农,简雪燕勇敢迈出了追求环保梦想的第一步。
从园艺到风景园林,从团支书到下班党员,简雪燕坚定踏出了成长路上的每一步,离梦想的实现也越来越近。
绿风拂叶,躬耕环保无止境
热爱,是简雪燕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坚守,则是她不忘心中梦想、深耕环境保护领域的关键词。如何将专业与兴趣相结合,是她始终在探索的问题。
简雪燕注意到,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市政建设对除人类之外的一些生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基于此,她希望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与采集,助力生态廊道的构建,为它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于是,在课业繁重的大三,简雪燕一点点挤出时间,通过各种渠道自学操作软件,独立完成了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处理。简雪燕深知,广泛的文献阅读是撰写高质量论文的基础,于是这段时间里,她经常早出晚归,在的图书馆的灯光下翻阅一本又一本文献资料,用行动抒写着园林梦。经过半年多的奋战,她以本科生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专业论文《基于MSPA-Conefor-MCR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生态网络构建》。

▲生活中的简雪燕(受访者 供图)
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对专业课程的学习。风景园林专业以设计为核心,涵盖植物学、生态学、设计学知识,注重塑造宜人景观空间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如何精准把握自然与人文需求融合,从景观设计维度有力推动生态保护,对简雪燕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这一过程中,杨麟老师“情境育人”的教育理念对她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也激发了她对专业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在杨老师的引导下,简雪燕学会了如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合理运用到论文写作与社会实践中。“场地分析与竖向设计课程对我的实践帮助尤为突出。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剖析和网页学习,我掌握地形地貌剖析、气候条件解读以及周边环境评估等核心要点,这些理论知识也为我之后的设计筑牢了根基。”
羊楼洞,地处湘鄂交界,三面环山。在参与羊楼洞熊家庄乡村规划项目时,面对错综复杂的地形环境,简雪燕运用所学前往当地测量,绘制出详细的等高线地形图,明确了地形走势与排水路径。她巧妙依地形布局功能区,精准洞察场地特质,打造出了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与流畅交通流线,使她的设计兼具完备的功能、和谐的生态与卓越的美感,得到了指导老师与项目负责人的一致好评。
正如她所言,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机会丰富,参与实践项目时能直观目睹设计方案落地生效,见证生态修复与景观塑造协同并进的过程。简雪燕在专业学习中不断目睹成果落地,并将此转化为动力,更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未来,她将前往重庆大学攻读硕士,继续深耕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领域,有力践行守护自然、建设美丽家园的理想追求,为家乡川渝地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家国情怀,早已成为简雪燕灵魂深处不息的精神火焰,驱动着她为民族复兴不懈拼搏、为国家昌盛砥砺奋进。未来,她将为自己的梦想接续奋斗,为生态保护贡献创新智慧与切实成果,推动环境保护工作行稳致远。
(本文作者系学通社记者 琚伊琳 孙佳涵 审核人 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