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奋斗的青春】守护生命,她热爱不止

11篇SCI论文,1件国家发明专利,参与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个兽药前沿科技成果都有她的身影。2024年学术希望之星,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基础兽医学博士研究生张傲雪一苇以航,破浪前行,从人药领域跨越至兽药研发,心里只装一件事——兽药的高效精准递送,尽己所能守护同一个健康。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基础兽医学博士研究生张傲雪(受访者 供图)

“让动物心脏重新跳动”

“当前动物疾病治疗仍面临着有病无药的困局,因此我转入动物药学专业,立志开发新兽药,守护人和动物的同一个健康。”

张傲雪来自四川乐山,身为留守儿童,她的生活相对单调。与小狗妞妞玩耍,相互追赶,在妞妞的陪伴下排解忧愁、思念。上学路上的暂别,回家路上的第一个问候,生活中早已融入了小狗妞妞的温馨陪伴。村子医疗资源匮乏,缺乏专业的兽医和兽药,当妞妞突发恶疾时,家人都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陪伴了七年的爱犬去世。

张傲雪从药学专业转入基础兽医专业(受访者 供图)

这段经历深深触动了张傲雪,激起了她对兽药创制的兴趣。“我是不是能通过转向兽药研发这个方向,帮助更多的动物保持健康”,当了解到如今兽药创制仍面临着较大困境,她暗下决心,立志攻克兽药难题,拯救动物生命。她毅然放弃了本科的药学专业,来到华中农业大学,转入基础兽医学专业,选择就读兽药学方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来乍到的张傲雪专业功底还不太扎实,但天道酬勤,她几乎每天早出晚归,生活三点一线,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坚定了研究兽药、拯救生命的信心。

行稳致远,她收获颇丰,在读研期间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三好研究生、优秀研究生等奖学金和荣誉称号,荣获全国兽医学博士生论坛二等奖、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会优秀壁报、湖北省畜牧兽医学会优秀科技论文等。此外,她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为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这些成绩,无疑是对她不懈努力与深厚专业素养的最好证明。

韧性前进,直击痛点,守护同一健康

在科研过程中,张傲雪深深意识到兽药创制存在吸收性差,呈现非特异性分布的困境,急需提质、增效、减量。怎么才能促进兽药分子吸收?怎么才能调控兽药分子靶向分布?怎么才能真正有效拯救动物生命?这些问题在张傲雪心中久久盘旋。

面对这一现状,她针对生物被膜的屏障作用和抗菌药物的非特异性分布,导致药品治疗效果差、反复感染这一治疗难题,大量研读与纳米制剂相关的文献,归纳总结纳米制剂的特点,虚心请教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相关知识,大胆创新,希望设计一种可以高效靶向治疗生物被膜感染的纳米制剂。

张傲雪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受访者 供图)

科研路漫漫,张傲雪的生活成了实验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但她从未感觉到枯燥乏味,每次去实验室都兴致昂扬。

历时两年,她于2023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该研究成果,同年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ew Journal of Chemistry上发表一篇关于生物被膜治疗的实验性文章,该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发表之前,其实已经投稿了三四次,但是都被退回”,张傲雪说。投稿过程中,她并没有抱有太大希望,但当再三被打回,她还是感到打击和沮丧。于是她选择不去过多关注投稿进度,专心科研。在一个很平淡的下午,在和导师打招呼过程中,她得知自己的文章投稿成功了。“投稿成功之后,感觉是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任务,奖励自己休息了一会,看看剧,看看小说,来获得能量”。张傲雪笑着回忆道。

张傲雪发表的相关论文(受访者 供图)

在硕士课题的研究基础上,团队意外发现所设计的纳米制剂不仅能靶向治疗生物被膜感染,并且能靶向肺部,有望为肺部疾病的靶向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张傲雪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在导师谢书宇的帮助下组建了科研团队,携手守护同一个健康。

“早上九点多到实验室,晚上十二点走已经是常态化了,周末也在实验室做实验,感觉比学生还要努力”。在张傲雪印象中,导师谢书宇不仅坚持亲自做实验,当学生遇到问题,他会耐心解答和亲自示范操作,用认真钻研的精神鼓舞着团队前进。

受导师影响,在指导学弟、学妹时,张傲雪不仅会仔细指出他们实验方面的缺陷和漏洞,一段时间后还会再次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全力以赴地帮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在指导过程中,她也不断在改进方法,“比起所有事情都帮他们做好,我更应该是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案,让他们大胆去做,去试错,去创新,让他们在科研过程中有所收获”。当看到学弟学妹们有了科研成果时,她感到非常欣慰。

学弟、学妹们对她的学习和工作也是鼎力相助。“参加活动的答辩时,他们还会听我试讲,帮我完善PPT和讲稿内容。”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温暖的集体里,张傲雪与学弟、学妹们不仅是学术研究上的同学,更是携手共进的伙伴。

书信连结,心与心的触碰

曾经作为留守儿童,张傲雪深知,得益于社会和学校的关爱,她才能踏上今天的求学之路,每一份陪伴,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能成为留守儿童生命中的照亮前行的光。2018年,张傲雪成为“蓝信封”通信大使,一直以书信陪伴留守儿童成长。

“在我印象里,她是一个很开朗的女生,字写得秀丽,与我的‘狗爬字’截然不同”,张傲雪笑道。相似的经历让张傲雪更加了解留守儿童的心声,她耐听倾听,温柔沟通,从不熟到亲密,女孩逐渐打开心防,开始分享自己的趣事、困难、疑惑,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书信越来越多,两人在字里行间结下深厚的感情。

“在通信中,不仅是我在倾听、付出,女孩也给予了我很大的情绪价值”。在考研复试时期,张傲雪的排名恰好卡在中间,焦虑会被刷下。女孩得知之后,分享了很多让她感到开心的事情,并写下暖心的话语鼓励张傲雪,缓解了她的压力。

张傲雪同学接受采访时讲述自己的科研经历(学通社记者 何冠丽 摄)

在繁忙的科研生活外,张傲雪的生活也有着放松、温暖的一面。

导师谢书宇多次建议实验室的学生们要注意多运动、劳逸结合,每到周四,实验室的同学们都会约上几场羽毛球比赛,组员们各显神通,你来我往,鼓舞声、呐喊声不断,平时科研的压力在那一刻都化作球场上的汗水和欢笑。张傲雪兴致勃勃地补充道,“每年同实验室的同学们还会组织羽毛球比赛,我还赢过一条毛毯”。

在本科期间,张傲雪爱上了DIY,“当时学会做袜子之后,我夸下海口要去给家里每个人打一双。后来实在打不下去了,我教会我妈妈打袜子,剩下的几双都是她帮我完成的。”这是张傲雪回忆大一时学会织袜子后的经历,她仍难掩笑意。和室友相约一起参加布艺社后,张傲雪总会边看电视剧边和室友一起织毛线。想起过去和室友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幸福和温馨就涌上她心头。

张傲雪在油菜花田留影 (受访者 供图)

“做好每一步,自我总结归纳”是张傲雪对自己从始至终的要求。在学术探索的征程之中,她已凭借扎实的研究初露锋芒。未来,张傲雪希望继续深入研究兽药,运用AI与合成生物学等新手段,以努力和热爱为兽药发展全方位赋能。

(本文作者系 学通社记者 黄平丽 伍锦桦 审核人 杨冬凯)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