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可爱又可怕的大学自由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中回忆西南联大七年好时光时说,“那时候的学生远比今天的我们自由,翘课是一种权利,喜欢的课可以随便去听,不喜欢的也可以不去。但是由于实行学分制,管理也比较严格。文学院要求四年一共修132个学分才能毕业,工学院是144个学分,其中三分之二是必修课,是一定要通过的。这样就导致当年的才子们也得像我们一样为了毕业而凑学分。”

然而,要说现在的大学生不自由似乎也站不住脚。《天府早报》9月17日报道,大学课堂上,一位白发老人正在认真讲课,听众却只有3名学生。下课时,年过7旬的老师说:“谢谢你们三个来捧我的场……”这组逃课的图片在网上热传,数万网友在微博及人人网上相互转告:同学,下周记得一定要去上课啊!当记者将这件事告知这位方老师时,他说道: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不能怪学生,他自己要检讨、要反思。

这位老教师的职业精神真的令人佩服、令人感动。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阶段,出现如此极端的逃课现象,学生们的表现是不是也太过于放任自由了?

一个时期以来,“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似乎早已经成了大学内部的流行语,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大学里没逃过课是一种“羞耻”。许多院校也是想尽了办法扼杀“逃课”之风,某新闻曾报道,湖南大学美雅国际教育学院引进指纹考勤机;一些高校纷纷实行打卡上课、起早加分等考勤办法……

吊诡的是,一方面,我们对大学“逃课”之风大加批判,另一方面,对于这类院校的管理方法,一些人士却并不赞同,并且搬出“大学自由之精神”来做论据,认为大学的这类做法有一种极端幼稚化的倾向,侵犯了学生的听课权利。

其实,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笔者并不反对这类院校所采用的管理方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重点院校、一般院校和职业院校分别处于不同的层次和地位,具备不同的职能,考虑到部分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校的学习氛围,这些办法恐怕也正是学校管理人员保证教学质量的最实际可行的方法。

很难想象,在一些生源质量不高、学习氛围较差的院校,如果学校再放任自由,对学生逃课现象不闻不问,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又该如何向家长和社会交代?

西南联大的教学管理虽是自由的,却是可爱的,所以,才会值得我们如此回忆、神往。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在质量管理上是宽松的,学习氛围也是自由的,而这种自由是放羊式的、虚空的,因为它给了很多大学生混日子的可能。(若尘)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9/20/c_122058294.htm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