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更离不开市场,只要尊重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管理得当,自生自发的市场力量也会逐渐走向繁荣。 六中全会昨日起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将审议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件。
近年来,随着转企改制等一系列举措的推出,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进一步印证了,市场是通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
回顾30多年来的中国改革,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如今中国经济规模跻身世界前列,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接纳市场、开放市场,将国有企业推向市场,同时给予民营、外资、个体各类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与合作的自由,最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结为一体。中国在参与全球市场合作与分工中,抓住了历史机遇而实现了经济腾飞。这些道理在其他行业、产业已经被广泛印证,也一定能够适用于文化领域。
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市场化的改革中,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和经验。如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异军突起,历经几年锤炼,已成为首都经济重要支柱产业。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
北京取得的这些成绩,实际上离不开深入的文化体制改革。如通过转企改制,2006年9月,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参股并控股的文化企业。2010年,剧院共演出1607场,是改制前的5倍;接待观众50万人次,是改制前的10倍;总收入超过3000万元,是改制前的6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的成功经验并非个案。去年,北京四家改制院团全年演出4753场,总收入2.165亿元,营业收入1.3亿元,利润达到1570万元。
由此可见,通过转企改制和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了文化从业者的潜能,最终民众看到了更多的演出,院团和职工的收入大幅增长,可以说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领跑全国,当然离不开北京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不但享有税收等政策优惠,而且从贷款贴息、融资担保到创投基金等在内的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也是全国一流的。
在此之外,还应看到,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更离不开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只要尊重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管理得当,自生自发的市场力量也会逐渐走向繁荣。从90年代的圆明园画家村到今天的798和宋庄等艺术区,20年来北京当代艺术产业就是这样一路走来,而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中心之一。
前不久,李长春在北京调研时强调,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尊重艺术规律和遵循市场规律结合起来,把面向观众和面向市场结合起来,推出更多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们相信,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尊重市场、完善文化市场体制,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一定会在不远的未来变成现实。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10/16/c_1221627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