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北大选才“孝顺”放第一条引争议

昨天本报报道了北大公布2012年“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参与学校及实施细则,和去年公布的遴选要求相比,今年细化了很多,还列出了不得被推荐的四条“高压线”,第一条就是“不孝敬父母”,而也正是这条要求昨天引发争议,网友认为孝敬父母是传统美德,一个基本的准则怎么能变成择优的标准呢,而且孝敬不孝敬由谁来判断,怎么判断,是割肉孝母还是卧冰求鲤?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中学校长。 北大选才

学汉武帝“举孝廉”?

背景: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六年之后,他再次下诏策试良才,并且在这一年明确规定了郡国必须选拔的人数。

“举孝廉”,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称孝廉。到清朝时,考取了举人,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那是沿用汉朝的。

“孝敬父母”标准真的不好把握

有父母说:“孩子把成绩搞好就是孝顺我”

今年北大在公布推荐生遴选条件时重点强调了道德品质,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者,不得被推荐:不孝敬父母;不关心他人,从未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不良诚信记录;考试作弊、受到处分或有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而正是第一项“不孝敬父母”引发了众多争议。网上形成了两股针锋相对的意见。有网友为新规叫好,认为百善孝为先,此举应该大力推广。

然而,也有网友对此质疑。“藤香樱雪”认为,孝敬父母本应该是人最基础的美德之一,无论贫富贵贱都应该自觉以孝为先。更多网友则担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考核“最终会流于形式,达不到什么实际效果”。

网友“是非门”认为,对学生是否孝顺父母,学校很难得到一个客观的评价。他评价说:“孝不孝,谁说了算啊?父母还是老师?父母估计不会轻易毁掉孩子的前途。老师不了解情况,只能去问家长。家长还是不会说的。所以此规定不具实际操作性。”网友“天父宝贝516号”则认为,“孝顺”定义很难统一,她说:“有的父母说,把成绩搞好就是孝顺我了,那么这些推荐生个个都属于大孝子了。”

不过此项规定却博得了中学校长的赞同。“优秀的成绩固然重要,但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健全人格的人,那么教育就是失败的。”如皋中学校长左伯华说。他告诉记者,北大遴选推荐生的方式也为中学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范本,如皋中学将在以后日常教育中增加德育的比重。

海门中学校长石鑫对这项要求也有自己的看法:“其实北大提出孝敬父母这条相当于是一票否决,也就是如果其他条件都符合,但不孝敬父母,就会失去资格。不是也有不少地方提出不孝敬父母不得提干嘛!这条要求也体现了北大对责任感的要求,责任是道德的基石,否则再有才能,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中学校长称要按北大标准严选学生

如何衡量学生是否孝敬,学校或将组织老师家访

对北大提出的道德标准如何去考核?泰州中学校长蒋建华表示,将严格按照北大提出的标准选拔学生。在泰州中学,想要成为北大推荐生,申请的学生要通过班主任初审、年级组考核、校长终审等层层考验。“对今年提出的道德品质要求,学校可能将组织成立考核小组进行评价。”

如皋中学校长左伯华说,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学生在校三年的表现都将纳入考核范围。“在评价时,我们将组织老师与同学共同打分。”左伯华透露,在面对学生是否孝顺父母等具体问题时,学校可能将组织老师以进社区“暗访”或家访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道德品质情况。海门中学校长石鑫则认为,从学校选拔角度来说,孝敬父母不好比高低,也不好量化,但如果不孝敬父母,肯定会在行为上有所体现。老师平时在和学生交流时也会发现这一点,因此并不难判断。

“门槛”降到“本一”线

偏才生有望被荐

今年北大对于推荐生面试合格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大降至当地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录取的优惠政策条件。而在往年,优惠的幅度为北大在当地录取线以下30分。

海门中学校长石鑫认为,经过前两年的实践,北大推荐生的政策已渐渐成熟,随着推荐制的成熟,相信北大给出的名额也会相应增多。泰州中学校长蒋建华也表示,这次变动体现了“多元评价”特点。“分数不再是唯一重要的,此举将能减少应试教育带来的‘高分低能’的情况。”(实习生 张可 记者 张 琳)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10/13/c_122150328.htm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