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近日开始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提出,要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以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是党和国家在战略高度上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与新期待。地方农业高校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要深刻领会“协同创新”战略的紧迫性与重要意义,采取新思维、新机制、新举措积极应对世界科技创新潮流,切实把2012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的号召落到实处,全方位深度融入到农业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中,充分发挥好应有作用,作出积极贡献。 地方农业高校作出恰当的战略定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迫切要求
纵观全球,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创新体系,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创新则是支撑国家创新的重要力量,而农业创新又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支撑。作为农业发展与创新的主体力量,地方农业高校必须以超前理念、开放视野、全局观念、系统思维审视创新驱动发展农业方式的新转变,要站在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上认识农业创新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要认识到农业科技创新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正确判断形势,并作出恰当的战略定位:要坚持“探天立地”定位,鼓励科学探索,顶起基础科学研究之天;鼓励创新性地提出技术解决方案,立稳应用技术之地。要追求“先进实用”,把国家战略需求的先进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用性紧密结合,把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科研任务与服务区域创新实际项目紧密结合,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
协同创新机制是地方农业高校提升科技贡献能力的必然选择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它是以多元主体的协同互动为基础,多种创新要素积极参与、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特别强调破除领域、地域、行业之间的壁垒,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种创新力量的作用与优势,实现学科融合、团队整合、技术集成的全方位、立体化协同创新。这是对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与深化,也深刻反映了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很多国家的实践证明,高校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基础研究的最重要的力量,而且通过与社会互动合作,使高校能够在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全方位参与到国家创新体系中。在现实意义上来讲,协同创新是“高校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这一共识的具体要求,也是“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的内在要求。以新近公布的2011年度国家三大科技奖励通用获奖项目为例,在20所农林高校获得的35项(次)奖励中,绝大部分农林类项目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联合攻关取得的,这反映出以地方农业高校为主体力量的“协同创新”机制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优势的集聚与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一以贯之地坚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既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地方农业高校实现自主创新,增强其科技贡献能力的必由之路。
多元深度融入是地方农业高校构建协同创新长效机制的关键
服务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是高校彰显社会服务功能的切入点,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目前国内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集中式”、“运动式”、“应景式”服务的现象,缺乏持久性与实效性,因此必须构建“多元、深度融入式”服务区域经济的协同创新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好地方农业高校的行业特色与优势,努力实现服务方式的四个转变:一是服务目标上的转变,从一个企业向整个产业、行业,乃至区域经济的整体布局转变,实现从提出单一技术服务方案到制定产业规划、实用人才培养、农村文化等事关区域发展全局的战略服务方案转变;二是服务机制上的转变,要从分散性、个体化的服务向联盟式、体系式、平台式等联合体式的长效机制转变;从单向技术输出为主向技术输出与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业培育并举转变;三是服务方式上的转变,从单纯提供技术向产业集群技术式转变,实现专业链、学科链与产业链对接共生、协同发展,形成团队创新与社会服务高效协同,实现校地“共赢”;四是服务途径上的转变,从“简单咨询式服务”向“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战略规划与决策支撑服务”转变,从单一项目开发的“输血式”服务向为“三农”公共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造血式”服务转变,从“单一输入技术式”服务向“技术输入与各类人才培育并举”方式转变。通过这些转变,有效增强地方农业高校的行业服务能力。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机遇期,地方农业高校要秉承开放式的办学理念,勇于冲破产、学、研、用创新主体间的樊篱,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主导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服务基层农技推广和农民教育体系,形成与本区域的产学研用其他要素的协同,通过多元深度融入农业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才能在新战略机遇期不断发现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与内在发展的强劲动力。
(作者何云峰:山西农业大学,本文系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1218〕成果)
http://theory.gmw.cn/2012-06/09/content_4313926.htm